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改革 经济新常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在国际局势紧张,经济整体进入下行趋势的全球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渐趋缓,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态势。在国际方面,中国能否利用这次国际力量对比转化的良好机遇,登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掌握话语权,跻身为真正有国际地位的强大经济体;在国内方面,中国经济能否在不发生金融风险的情况下,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局势下,中国的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阶段,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入手分析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及方向,通过分析和总结新一届政府在国际国内的重要发言和讲话,归纳整理其金融改革思想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其产生的重要意义进行概括和整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平稳运行助推金融发展,二者之间关系紧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金融职能的完善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当前中国金融改革能否使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政府对金融改革高度重视,多次在政府工作会议及国际重大经济会谈中提出金融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当前中国金融改革以支持供给侧结构向改革为主攻方向,逐渐形成了以发展规范化市场经济为主导,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同时严防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能够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本质的适用于现阶段中国国情的金融改革思想。并希望通过改革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的红利。本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其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理论对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的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不仅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继承和创新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解决我国民生就业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基本保障,有利于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构建“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目标。
【关键词】:金融改革 经济新常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12-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4 研究方法17-18
- 2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产生背景18-25
- 2.1 全球经济发展现状及演变趋势18-20
- 2.1.1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演变趋势18-19
- 2.1.2 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演变趋势19
- 2.1.3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新增长点19-20
- 2.2 国内经济改革现状及演变趋势20-24
- 2.2.1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1
- 2.2.2 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困境21-23
- 2.2.3 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23-24
- 2.3 本章小结24-25
- 3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研究25-35
- 3.1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的界定25-29
- 3.1.1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的主要内涵25-26
- 3.1.2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的基本范畴26-29
- 3.2 明确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29-30
- 3.2.1 金融发展依靠经济平稳运行29
- 3.2.2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9-30
- 3.3 金融改革是经济改革重要内容30-31
- 3.3.1 金融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30
- 3.3.2 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市场作用30-31
- 3.3.3 金融监管是金融改革的关键环节31
- 3.4 金融创新的新方向——互联网金融31-32
- 3.4.1 关注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与贵31-32
- 3.4.2 助推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32
- 3.5 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2-34
- 3.5.1 切中时弊抓主要矛盾32-33
- 3.5.2 明确金融改革主攻方向33-34
- 3.6 本章小结34-35
- 4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的重要意义35-41
- 4.1 理论意义35-38
- 4.1.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35-36
- 4.1.2 继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6-38
- 4.2 实践意义38-40
- 4.2.1 以市场化为主导打破金融行业垄断与路径依赖38-39
- 4.2.2 利用互联网金融加速传统金融的深化改革39-40
- 4.3 本章小结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岚;;浅析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2年02期
2 ;构筑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向新世纪的中国金融改革[J];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04期
3 刘东;中国金融改革面对的产权问题思考[J];武汉金融;2003年04期
4 刘利刚;审慎安排中国金融改革的步骤[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5期
5 詹姆斯·劳伦斯逊 ,约瑟夫·CH猜 ,周艳辉;中国金融改革的过去与未来[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11期
6 于江,马凌;中国金融改革蓝色通道[J];数字财富;2004年11期
7 易宪容;透视2005年 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J];中国金融家;2005年02期
8 巴曙松;中国金融改革步入深水区[J];中国审计;2005年16期
9 刘秀兰;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实证分析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10 巴曙松;;中国金融改革直面最复杂局势——2005年中国金融改革回眸与展望[J];新财经;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乐平;陈洪辉;;经济转轨与中国金融的渐进式改革之路[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孔爱国;;金融改革引发新变局[A];第八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IMF副总裁 朱民;中国金融改革必须面向实体经济[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王鲁平;入世后中国金融改革五大重点[N];市场报;2001年
3 丁韬;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论坛将举行[N];中国证券报;2003年
4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 丁骋骋;中国金融改革有条特殊路径[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记者 牛娟娟;周小川:中国金融改革是自我学习不断修正的过程[N];金融时报;2012年
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hazen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魏尚进;中国金融改革应从“大而不倒”的银行做起[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李彬;探路中国金融改革:区域性金改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2年
8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 成思危;中国金融改革应坚持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N];上海金融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叶慧珏;2013年中国金融改革加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桑彤 杜放 刘雪;透视中国金融改革蓝图[N];中国信息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昊玲;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思想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2 杨坤;内生性金融变迁及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汤泉;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7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07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