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国国民党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2000年以来中国国民党改革研究
【摘要】:早日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2000年以来我国台湾地区进入了政党轮替的民主政治新阶段,在短短16年内实现了三次和平的政权交替,台湾地区政治生态的重大变化直接关乎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政党轮替已经成为台湾地区政治生活的常态,而作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中国国民党,自2000年失去政权后开始全面的政党改造,并于2008年再次获得政权,又于2016年再度失去政权。面对岛内“台独”势力的不断扩张,国民党作为反对“台独”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对于两岸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台湾近年来的政治生态变化,系统梳理2000年以来的国民党改革历程,并结合政党政治的相关理论对国民党的改革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文章结构如下:首先是绪论,内容为选题缘由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难点及论文思路。第一章从宏观到微观介绍国民党2000年失去政权后面临的历史背景,包括台湾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宏观历史背景,国民党自身革新的历史沿革,以及直接导致国民党再次全面改革的重大政治危机——2000年首次失去台湾地区半个世纪的执政权。第二章分析了2000年以来国民党16年的改革历程,以2000年5月20日——2008年5月19日的在野党时期与2008年5月20日——2016年5月19日的执政党时期作为国民党改革的两大改革阶段,论述每个阶段国民党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三章是对2000年以来国民党改革的评价与分析,主要包括国民党改革的效果、国民党改革对台湾政治生态和两岸关系的影响,以及对改革中的不足加以剖析。第四章则结合刚刚过去的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通过分析我国台湾地区当前面临的新的政治生态环境,对国民党的再次改革进行前景展望。
【关键词】:中国国民党 政治生态 改革历程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75.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6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0-13
- 三、研究难点及研究方法13-14
- 四、本文分析思路14-16
- 第一章 2000年中国国民党转型的历史背景16-25
- 第一节 台湾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16-20
- 一、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16-17
- 二、社会阶层的结构性调整17-18
- 三、政治民主宪政逐步深入18-20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自身改革的历程20-22
- 一、1919——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重组20
- 二、1950——1952年的国民党改造20-21
- 三、1986年以来的“政治革新”21-22
- 第三节 2000年国民党失去执政权的原因分析22-25
- 一、国民党政党理念空洞化、虚无化22-23
- 二、黑金政治、党营事业重创政党形象23
- 三、权力斗争下国民党走向分裂23-25
- 第二章 2000年以来中国国民党改革的历程及主要内容25-39
- 第一节 2000年以来国民党改革过程概述25-27
- 一、2000年国民党改革的环境分析25
- 二、国民党改革的阶段分析25-27
- 第二节 在野党时期国民党改革的主要内容27-35
- 一、明确政党定位28-29
- 二、精简组织机构29
- 三、调整党政关系29-30
- 四、加强党内民主30-32
- 五、重视世代更替32-33
- 六、重塑政党形象33-35
- 第三节 执政党时期国民党改革的主要内容35-39
- 一、进一步精简人事,打造选举机器35-36
- 二、坚决端正选风,塑造清廉形象36-37
- 三、“以党辅政”新模式形成37-38
- 四、推动两岸交流,走向和平发展38-39
- 第三章 2000年以来中国国民党改革的评价分析39-49
- 第一节 2000年以来国民党改革的效果39-42
- 一、选举型政党的目标初步达成40-41
- 二、国民党本土化稳固社会基础41-42
- 第二节 2000年以来国民党改革对台湾政治生态及两岸发展的影响42-45
- 一、两党制走向成熟42-43
- 二、民主政治走向理性化43-44
- 三、两岸走向和平发展44-45
- 第三节 2000年以来国民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45-49
- 一、政党定位存在摇摆,影响泛蓝选民对国民党的信心45
- 二、世代更替进展缓慢,,缺乏年轻世代的支持45-46
- 三、精简人事与地方派系改革面临困境46-47
- 四、马英九执政不力拖累国民党47-49
- 第四章 中国国民党继续改革的前景49-60
- 第一节 2016年国民党第二次失去政权的原因分析49-52
- 一、执政失败丧失民意49-50
- 二、无法获得新世代支持50
- 三、对新媒体时代反应迟缓50-51
- 四、“马王政争”和“换柱风波”影响恶劣51-52
- 第二节 国民党继续改革的前景52-60
- 一、政党轮替下国民党存在再次执政的机会52-54
- 二、国民党的继续改革面临新政治生态的严峻挑战54-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4
- 个人简历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国民党全书[J];博览群书;2001年09期
2 蔡永飞;中国国民党的历史性脚步[J];统一论坛;2005年03期
3 马义平;;试析抗战前的中国国民党山西省党部[J];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亮;;奠定未来两岸交流合作的基石——访中国国民党青年团总团长黄健豪[J];两岸关系;2011年07期
5 张小满;总理·总裁·主席——中国国民党领袖制之三易[J];南都学坛;1991年02期
6 李松林;90年代中国国民党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1996年03期
7 高冬梅;;贵在创新——《从繁盛到衰败——大陆时期的中国国民党》一书简介[J];高校社科信息;2000年01期
8 庄礼伟;评中国国民党的复兴之路[J];领导文萃;2001年10期
9 庄礼伟;在“一个中国”之下“爱台湾”——评中国国民党的复兴之路[J];南风窗;2001年09期
10 张同新;对中国国民党六次重大历史转折的回顾与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立海;;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组织演变述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江沛;;中国国民党早期军队政工制度的演变:1924—1928[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顾荣;;抗战胜利后中国国民党迅速走向衰败原因探析——从政党执政方式的角度来看[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党彦虹;;中国国民党“中常会”演变述略:1926—1945[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建勇;;政治转型以来中国国民党提名制度的演变[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苗青;;合作、斗争与发展: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研究初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王宇辰;陈樱;;“失败政党”概念初探——以1927—1949年的中国国民党为例[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8 孙欲声;;国共两党对民众的态度的比较研究[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春英;;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政党政治——蒋经国“政治革新”与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区别[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冯琳;;《中国国民党在台改造研究(1950~1952)》[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尹娜;何立峰会见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蔡铃兰一行[N];滨海时报;2012年
2 陈键兴;中国国民党和亲民党正式签署政党联盟协议[N];人民日报;2007年
3 刘谨;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詹启贤到四川慰问地震灾情[N];人民日报;2008年
4 记者 崔楠;巴特尔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5 记者 江迪;中国国民党将大力支持灾区重建[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王劲松 居虹 张璐 实习记者 贾子扬;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从南京口岸便捷出境[N];边防警察报;2009年
7 记者 李耿;危朝安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一行[N];广西日报;2013年
8 记者 赵忠洪 实习记者 陈国津;赵乐秦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詹春柏[N];桂林日报;2014年
9 记者 张晓峰 陈会君 通讯员 伍洋;省代表团拜会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N];湖北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孔颖;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邓治平先生来衡参观考察[N];衡水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琳;1950年代初中国国民党改造运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周建勇;中国国民党的适应性转型研究(1980-2008)[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雪松;中国国民党退台后的三次“改造”及其对台湾政治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国英;2000年以来中国国民党改革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2 贾银芹;中国国民党七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俐俐;中国国民党21世纪党内改革的几个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许娟;政权轮替下的中国国民党改革(2000-2008)[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4年
5 李雪松;论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执政”期间的变化及其原因[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丁洁婷;中国国民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金磊;中国国民党自身变革及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齐继刚;试论中华民国时期美国对中国国民党的政策演变[D];延边大学;2013年
9 左世元;鲍罗廷与中国国民党关系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文秀;论1931年国民会议代表的选举与产生[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2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12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