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女性”犯罪的社会原因
本文关键词: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女性”犯罪的社会原因
【摘要】:女性犯罪的问题近些年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女性犯罪率的逐年递增,其上升速度甚至超过了男性犯罪,这一重大的比例变化,不禁发人深思。由于女性在生养和教育后代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女性的状况如何与国家的建设及其发展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因此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探究女性犯罪的原因势在必行。本文把社会结构大致分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个人家庭等社会方面探讨女性犯罪的根本原因,只有对女性犯罪原因有了明确的社会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有效遏制和减少女性犯罪的办法,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广源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D917.6
【正文快照】: 近些年,很多以女性犯罪为素材的电视剧频频出现在银幕上,印象最深的是名为《红蜘蛛》的一部以阐述女性犯罪为主题的电视剧。的确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犯罪比例在不断的上升,导致女性犯罪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但近年随着改革开放,女性纷纷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广泛参与社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旭夫,邓振华,廖志钢,万平;女性犯罪与月经周期[J];法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来君;青海省女性犯罪的新态势及对策[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毛欣娟;对当前女性犯罪的思考[J];人民公安;2000年03期
4 杨镇宇,袁娥;试析女性犯罪的多元因素[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S1期
5 卢正来;宁波市女性犯罪问题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2期
6 宋立卿;情感错位和欲望诱惑:直面女性犯罪[J];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02期
7 杨丽霞,卞宏波,全玲;用哲学观点分析女性犯罪的心理[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8 吴春海;女性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J];公安研究;2001年06期
9 陈英芳;初探女性犯罪[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李涛;浅析女性犯罪[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宝义;;女性犯罪的主体“个性”及其分析──以天津为例[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斌;唐君;;试论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3 许家铭;;浅谈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4 王雪鹏;;北京市昌平区女性犯罪现象调查报告[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5 方肖龙;齐咏华;;女性犯罪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附66例女性责任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秦素琼;赵春玲;;多犯罪类型女性犯罪者人格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敏强;王海燕;牛端;;成年女性罪犯的人格及其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狄世深;;犯罪的生物因素新探[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彭和德;;冷水江市性侵害未成年女性犯罪情况调查[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军善;关注女性犯罪 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区鸿雁邋杨丽 储皖中;农村女性犯罪呈四大类型[N];法制日报;2007年
3 临桂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 曹阳;女性犯罪特点及防范措施[N];法治快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轩甫 通讯员 陈伟;女性犯罪呈现“三低”[N];检察日报;2009年
5 费春霞;对江阴市近年来女性犯罪状况之调查[N];江苏法制报;2009年
6 乔小兵;浅谈女性犯罪的特点与预防[N];榆林日报;2010年
7 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党总支副书记 张旭芳;女性犯罪小议[N];西部法制报;2010年
8 白洁 马晓燕;四大原因诱发女性犯罪[N];检察日报;2011年
9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 董娟;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女性犯罪[N];检察日报;2011年
10 吴胜农 高斯宜 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当前女性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霞;论女性犯罪原因及预防[D];吉林大学;2008年
2 屈妮;当前我国女性犯罪问题浅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珂;女性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秋芙;女性犯罪若干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亮亮;转型期女性犯罪心理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姜金红;当前中国女性犯罪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赵学军;女性犯罪的社会原因及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赖勇龙;女性犯罪个体心理因素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姜晓雨;甘肃省女性犯罪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吴满峰;当代女性犯罪的社会学思考[D];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27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22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