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21:3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继承 发展


【摘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从其问世至今,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从未间断,争论也从未停止。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劳动价值论在我国遇到了诸多新挑战,面临着来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验。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研究如何坚持并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用它来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个关系重大且值得深入研究的基础理论课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既有当时深刻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又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合理借鉴。正是基于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基于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理论的充分理解与批判,马克思经过潜心研究,深入解析,最终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是“商品二因素学说”。具体来说,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构成商品的两个因素,前者属于自然属性,后者属于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价值到交换价值再到价格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中就蕴含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马克思正是在分析商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生产劳动”的内涵。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指生产商品和价值的一种劳动。它不同于一切社会都存在的,作为人类生产条件而存在的劳动。生产劳动是指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叫非生产性劳动。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是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劳动二重性的人。他认为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属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摒弃了亚当·斯密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混乱主张,承接并完善了大卫·李嘉图在这一理论上的合理内容,他坚持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丝毫不动摇。我们在分析商品价值的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正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不同。劳动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而劳动力则是劳动者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从事某种具体劳动的能力,它存在于一切社会中。劳动力本身并不是商品,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了一定条件以后它才成为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不但是商品,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与一般普通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能把自身价值生产出来,还能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工人进而能够迅速发家致富,其奥秘和根本原因正是这个剩余价值。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改变,理论本身也要不断的向前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也不例外。从诞生之日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受到了来自多方的责难,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价值论”观点来攻击劳动价值论的合理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主张价值或价格应从需求或效用的角度来决定。他们的效用价值论是一种主观价值论,是不正确的。但他们主张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可以通过调整供求关系来实现商品价格的均衡,这一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要素价值论”主张资本、土地、劳动、科技、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全都创造价值,把商品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的生产、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增殖过程混为一谈,把劳动力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其实质是要否定劳动价值论,从而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但是,要素价值论承认要素投入者拥有所有权,并凭其获得一定的收入,这对于调动各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虽然都有“天然的”缺陷,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还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正是与这些不同价值理论的激烈交锋,推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自身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新科技革命成果在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科技不仅快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大大拓宽了生产劳动的外延,一些新型劳动如知识劳动、管理劳动等也都应纳入生产劳动的范畴。在新形势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要符合现阶段国内、外的实际情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适应社会主义新经济实践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引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仲牧;一种“元价值学”的思考——对价值描述的透视[J];思想战线;1988年02期

2 刘朝;;论马克思的价值形成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的创造[J];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3 巩建华;价值概念解析与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构建[J];探索;2004年06期

4 刘晨;;关于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5 陈玉君;;继承与超越:马克思价值理论与西方价值理论的关系[J];学术论坛;2012年12期

6 胡代光;《财富劳动与价值》评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2期

7 杨圣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8 李桂华;;全面价值理论的内涵及科学性[J];理论界;2007年02期

9 颜银根;;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从概念上理解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杨云霞;;价值价格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价值价格通论》简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Ben Fine;李优亮;;价值理论仍然非常重要:一种个人观点[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俊山;;对知识型劳动的价值创造性质辨析[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伟;;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价值理论[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4 赵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种新阐释——理想和现实的结合[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俞吾金;;重视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研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吴玉梅;华兴夏;杨春瑰;;基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中美贸易不平等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焦丽萍;;个人价值理论的当代阐释[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陈琛;;发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重要意义[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9 杨建军;;知识、分配、剥削与劳动价值[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贾玉玺;;关于价值理论问题的思考[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罗润东 秦海英 刘洪军 曹利群;再论劳动价值[N];中国财经报;2001年

2 刘解龙;要素的重要性与劳动的价值创造性[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胡问鸣;经典与现代[N];中国航空报;2005年

4 朱健;价值理论创新与坚持剥削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5 特约记者 刘洪军;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剥削[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6 朱健;肯定占有要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陈毅然;当今我们如何看“劳动价值”[N];联合时报;2001年

8 卫兴华;在坚持和发展的统一中深化研究和认识[N];人民日报;2001年

9 李义平;价值、价格理论的演变与启迪[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10 张建华;协作价值理论悄然兴起[N];中国财经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继国;价值运行论纲[D];厦门大学;2000年

2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张晓刚;产权的社会化选择与公有制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向前;企业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武永祥;基于价值理论的住区开发和谐整合及效率提升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乔均;基于马克思主义市场价值理论的品牌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瑞雪;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方法与实践[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聪;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的主体价值选择[D];山西大学;2014年

2 崇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中国家价值链构建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3 呼倩茹;商品价值理论的视角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余晖航;论个人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实现的关系[D];南昌大学;2015年

5 杜远;从尼采的价值重估角度解读《恋爱中的女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刘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唐玖萍;如何理解哲学“价值”范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伟;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下农民工工资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9 杨柳;《老子》的价值理论及时代命运[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10 曹代学;价值理论的比较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75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275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b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