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在语文教科书中呈现方式的历史流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7 23:05
本文关键词:《木兰诗》在语文教科书中呈现方式的历史流变研究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是中国古典民歌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其完美的艺术形式和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备受后人喜爱。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木兰诗》一直以高频率选入教科书中,,足以见其典范性。然而,就这篇选文在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来看,民国时期至今出现明显的变化。笔者通过探寻《木兰诗》在不同历史阶段编选史貌和呈现方式的不同,试图透视出各个时代在课程编写指导思想、课程设计、教材编制、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折射出我国语文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变迁的影响,为现阶段的教师教学和教科书编写提供历史参考和编写建议。 绪论部分分别从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了笔者对本论文研究的整体认识。 第一部分梳理了《木兰诗》在教科书中的编选历史概貌,呈现了其在民国时期、建国初期、新时期、义务教育时期、新课程标准时期五个时期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情况。除此之外,总结了各个时期《木兰诗》在教科书中呈现方式的主要特点。通过这一部分的梳理和思考,《木兰诗》在各个时期教科书中的文本面貌及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的呈现及演变得以清晰展现。同时,笔者对其流变背后隐藏的政治文化等综合因素进行探究。这一部分是研究其流变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部分选择了各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套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共五套,分别是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1931-33年版)的中学教科书《基本教科书国文》,建国后四个阶段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61年、1978年、1993年、2001年出版的四套教科书为例。通过对这五套教科书中课前提示、注释、图表系统、练习题四个方面的纵向梳理,《木兰诗》在教科书中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的具体内容及演变过程得以详细展现。同时,笔者对各个部分做出了分析和评价。这一部分是研究其流变的重点。 第三部分在以上两部分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研究总结并对《木兰诗》应如何在教科书中进行编写提出建议。研究总结分三点:文本呈现方式的设计应遵循科学化的原则;文本呈现方式的设计应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开发;文本呈现的语言形式应拥有改编的灵活性。编写建议分别从课前提示、注释、插图选用、练习题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对《木兰诗》在教科书中的编写呈现提出研究意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形象助读系统——关于插图功能及其利用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王仿子;书与杂志从直排到横排的变革[J];出版史料;2004年02期
3 曾祥芹;语文教学论教材建设的重大突破——评高教版师专“语文教学论”系列教材[J];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04期
4 戴建华;对语文教材“注解一”的编写商榷[J];教学与管理;2005年07期
5 张灵敏;;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9年18期
6 王荣生;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7 张学凯;;论语文教科书练习题设计的价值取向——以人教版、苏教版、台湾版教科书中《核舟记》《愚公移山》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9期
8 廖柏昂;《木兰诗》疑义辩正三则[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朱丹;"五宜五忌"语文课本"阅读提示"的编写[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4年S2期
10 王荣生,倪文锦;论语文教材中的“定篇”类型选文[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1394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9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