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能力及其方法论塑造
本文关键词:法治能力及其方法论塑造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法治能力 法律方法 法律职业考试 法律推理 法治思维
【摘要】:法治能力是运用综合法律素质的体现,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日常生活决策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对于法治能力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从政治功能意义上观察,主要是研究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或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二是从法律功能意义上观察,主要是运用各种法律方法解决具体纷争的能力。就当下中国的法治现状来说,法学意义上的法治能力对中国法治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法律方法的训练,可以提升人们的法律发现获取能力、理解解释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修辞论辩能力等。在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法治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坚定的法治信念,更需要运用法治方式或法律方法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能力。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is a manifestation of comprehensive legal quality, such as political, economic, legitimacy, social management and daily life behavior legality. Research for legal ability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wo perspectives: one is observed from 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function, is the main research leading cadres of the use of the rule of law (or law) the ability to resolve social contradictions; two is observed from the legal meaning of function, mainly is the ability to use of various methods to solve specific legal dispute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rule of law China speaking, legal sense of the rule of law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China through legal methods of training, can improve people's ability to obtain legal discovery. Understand the interpretation ability, reasoning ability, rhetorical argumentation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rule of law Chinese construction, rule of law requires not only the ability to form a firm belief in the rule of law, need more The ability to resolve disputes by means of rule of law or legal method.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基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考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今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考试内容,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着重考查宪法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以案例分析、法律方法检验考生在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中;也谈法律方法的科学性[J];学习与探索;2003年06期
2 周峗;;法律方法的能与不能[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3 韩德强;郝红梅;;论法律方法的异化及其危害——兼析司法过程中司法资源的市场化配置[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4 陈金钊;;法律方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赵玉增;王茂庆;;法律方法的意义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杨建军;;法律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张其山;;和谐社会与法律方法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于志勇;;浅析法律方法的价值与局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王磊;邵泽毅;;“能动司法与法律方法”研讨会暨山东省法律方法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召开[J];山东审判;2010年03期
10 王东春;胡桥;;法律方法的功能与成文法的命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长松;;实现领导方式的法律化[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2 魏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社会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国香;法律方法对司法裁判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周永坤;法律方法也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3 邴志凯;法律方法[N];盘锦日报;2012年
4 葛洪义 陈年冰;法治之“重”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3年
5 张帆;多重视角下的转型社会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8年
6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谢晖;“小技”不修,“大道”不彰[N];检察日报;2010年
7 余剑;法律方法与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徐远峰 吴丹;能动司法视角下的法律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2年
9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邱 本;法律是有规律性的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王乐群;从本案看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沣;法律方法的类型及其关联性[D];河南大学;2015年
2 杨涛;法律方法中的利益衡量[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盈;法治视野下的法律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4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莲莲;开设法律方法课程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杨瑞;论法律方法在司法应用中重要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杨帆;论法律方法解决中国海域划界争端[D];厦门大学;2009年
8 冯清清;论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方法的两个维度[D];厦门大学;2014年
9 孙光宁;可接受性理论研究—走向开放的法律方法[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刘玲麟;钓鱼岛主权争端解决方法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415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41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