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人本城镇化 社会治理 提升路径 出处:《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判断城镇化的质量主要要看城镇化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以人为核心,使城镇常住人口过上高品质生活。当前受产业支撑水平、公共治理能力和城镇化制度完备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城镇化的质量并不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因势利导,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人居环境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完善城镇化发展制度,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有效维护和实现城镇居住者的政治经济权益,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
[Abstract]:Judg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akes people as the core and enables the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 of cities and towns to lead a high quality of life. At present, it is supported by industry.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not high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ability of public governance and the completeness of urbanization system.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market drive,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settlements and social governance, truly people-oriented, improv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social governance. Effectively maintain and realize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urban residents, and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陕西省石泉县林业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西部地区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文化适应研究”(13XSH03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政策执行研究(2013RWYB09) 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平台资助课题
【分类号】:F299.21
【正文快照】: 研究缘起中国城镇化进程尽管起步晚、水平较低,但是发展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片面强调城镇化发展的数量重于质量,形式高于内容,城镇化脱离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城市建设盲目推进的现象,表现为人口城镇化率虚高,城镇建设占地严重,资源消耗过度,城镇污染指数居高不下等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得桂;吴理财;;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武汉市农民工的实证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徐勇;;深化对农村城镇化认识十题[J];东南学术;2013年03期
3 周秋光;孙中民;;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府整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4 柳思维;熊曦;刘玲;;市场协调发展与城镇化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湘论坛;2011年05期
5 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姚士谋;陆大道;陈振光;李昌峰;王聪;吴建楠;;顺应我国国情条件的城镇化问题的严峻思考[J];经济地理;2012年05期
7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年01期
8 郝华勇;;城镇化质量研究述评与展望[J];江淮论坛;2013年05期
9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10 党国英;;在高度城镇化基础上实现城乡一体化[J];新视野;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凌翔;李静;钟慧;;成渝地区农民工未来职业意向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2 孟淼;;土地财政的实质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3 柳思维;徐志耀;唐红涛;;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城镇化动力实证研究——以环洞庭湖区域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4 石静;胡宏伟;;青年农民工返乡前后生活与社会融入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邓大松;张郧;;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基于武汉市返乡青年农民工的调研数据[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姚士谋;薛凤旋;燕月;;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大策略问题[J];城市观察;2013年01期
7 项继权;袁方成;;湖北城镇化的发展及政策选择[J];城市观察;2013年01期
8 刘先江;;试论社会主义城乡和谐发展的目标与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2期
9 高金龙;陈江龙;苏曦;;中国城市扩张态势与驱动机理研究学派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10 王雅莉;张明斗;;中国民生型城镇化的框架设计与优化路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泉超;;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解更生;;加强特色城镇化“顶层设计”的探讨[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3 王政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通过产城融合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亚文;王牧;李新华;;融合与再生: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新型城镇化之路——以太原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熊彩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体制困境与突破路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曹志鹏;张卫平;;关于推动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的思考[A];陕西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年优秀论文集[C];2013年
7 张远索;;双轮驱动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A];北京两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3年
8 姜晓萍;;统筹城乡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四川成都市为案例[A];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之路[C];2011年
9 杜仕菊;陈功;;中国传统诚信观及其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功用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10 熊彩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体制困境与突破路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世伟;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树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镇品牌价值链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戴国琴;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杜宇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张红春;《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7 陈小彪;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申霞;从对抗到合作:冲突社会下的风险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王雪超;民国政治中的中国青年党(1923-149)[D];南开大学;2013年
10 韦长伟;公共冲突中政府的第三方干预角色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远洋;从卫生服务视角看重庆市农村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现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穆昕;举家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武雪婷;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融合现状及影响因素初探[D];宁波大学;2009年
4 张颖;农村剧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何得桂;集体林权变革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翁扬;基于成本收益的推拉作用看待“民工荒”问题[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yす鹫
本文编号:1442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44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