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发布时间:2018-01-28 11:42
本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合作 利益共同体 文化包容 出处:《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同样是跨体系的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间对话、建设和平文化和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一方面,教科文组织创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框架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目标,又使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贯彻实施能够落在比较扎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之上。
[Abstract]:Also a cross-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UNESCO's practice of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pect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romotes intercultural dialogu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culture of peace and harmony is consistent... on the one h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Framework created by UNESCO can provide idea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Building Initiative; On the other hand, the objective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 a community of destiny and a community of responsibilities enab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fall into a relatively solid political position. On the basis of economy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非遗项目评审工作团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项目编号:16BZW18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12
【正文快照】: “一带一路”构想是我国提出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区域合作框架,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方面内容构成。一般认为,“一带一路”是在世界经济增长受阻的基本背景下,我国提出的一项以推动经济全球化为目的的国际区域合作模式。[1]该倡议最早由习近平主席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J];价格与市场;2003年03期
2 盛志伟 ,李顺乾 ,吕春华;关于我省“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J];江苏地方志;2003年06期
3 林秋朔;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5期
4 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5 ;大西北,怎样来保护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6 舍群力;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7 金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J];今日浙江;2005年13期
8 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9 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470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47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