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失意者的精神症候——对贾樟柯电影的一种社会心理分析
本文关键词: 贾樟柯电影 失意者 主要人物形象 赵巧 关怀意识 社会批判 心理分析 三峡好人 底层民众 崔明 出处:《文艺争鸣》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作为独立的时代记录者和思考者,贾樟柯始终保持着对社会转型中诸多问题的严肃审视。从小城儿女,到大都会众生相,贾樟柯的目光集中于底层民众的命运,以及底层社会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这种强烈的底层关怀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尤为学界所关注。倘若,我们对贾樟柯电影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一次整体性的观照,就会发现贾樟柯塑造了一批社会转型中的失意者形象:小武、崔明亮、斌斌、小济、赵巧巧、成太
[Abstract]:As an independent chronicler and thinker, Jia Zhangke has always kept a serious look at many problems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hildren of the small town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metropolis, Jia Zhangke's eyes are focused on the fate of the people at the bottom. And the complex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bottom society, this strong sense of concern for the bottom and the spirit of social criticism, is of particular concern 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f we take a holistic look at the main characters in Jia Zhangke's films, we will find that Jia Zhangke has created a number of images of frustrated people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Xiao Wu, Cui Liang, Bin Bin, Xiao Ji, Zhao Qiaoqiao, Cheng Tai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邵宁宁;;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郭文元;;《月牙儿》与底层妓女的现代书写[J];当代文坛;2010年04期
2 马平川;;疼痛与抚摸:回归日常生活的现场——评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梁波;;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城乡”价值迷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张军民;;中外“小城”文本的叙事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梁波;;新世纪城乡叙事的文化与伦理困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任继凯;;现代性的另类思考——现当代小说中的农民进城[J];丝绸之路;2013年18期
7 李倩倩;;出走还是归去:当代娜拉的生存困境——读川妮《玩偶的眼睛》[J];现代妇女(下旬);2011年04期
8 何英;;城市“边缘人”的精神困境与艰辛情路——评贾平凹的小说《高兴》[J];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2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继红;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资源与新世纪“底层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荣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工”文学形象流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施春艳;苦难叙述与形象建构[D];河南大学;2010年
3 王晔华;八十年代文学中的“乡下人进城”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慧;被叙述的“底层”[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宁;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智者形象[D];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邵宁宁;;《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城的故事[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邵宁宁;;现代小说与社会分析——茅盾和我们[J];文艺争鸣;2007年05期
3 邵宁宁;家园彷徨:《憩园》的启蒙精神与文化矛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燕;;论贾樟柯电影的时空构建[J];才智;2008年04期
2 韩琛;;贾樟柯电影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谢晓霞;;家的意象与转型期的中国——一种解读贾樟柯电影的方式[J];电影评介;2009年20期
4 王笑冬;;论贾樟柯电影中的“故乡”[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5 周华;;简论贾樟柯电影中的侠义情怀[J];新闻爱好者;2012年10期
6 周华;;试论贾樟柯电影中侠义情怀的来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周迪;;贾樟柯电影特点与欧洲电影受众关系[J];今传媒;2013年01期
8 谢明志;;贾樟柯电影《任逍遥》中无奈的逍遥[J];大众文艺;2014年01期
9 蔡雅芸;;探析贾樟柯电影之功能性音乐[J];青春岁月;2012年20期
10 周华;;论贾樟柯电影的创作风格及其形成渊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孟登迎;《视界》擦亮慵懒的双眼[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利;时代良知的影像表达[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城市转型演义:贾樟柯电影的空间解读[D];苏州大学;2013年
2 马丽莉;贾樟柯电影的接受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3 赵亦静;贾樟柯电影中的县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4 白晶晋;论贾樟柯电影的诗意表现性[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5 赵焕;论贾樟柯电影的美学追求[D];扬州大学;2009年
6 卢兆旭;贾樟柯电影的符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臧路;贾樟柯电影叙事风格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吴莉;小人物的“史诗”:贾樟柯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冯枫;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贾樟柯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翁青青;贾樟柯电影的“寻找”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15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1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