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7 05:42

  本文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管理思想 全面小康 现代启示 出处:《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对于建设并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本文将从理论来源、主要内容、特点、历史评价四个方面来梳理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研究的目的在于启示当今社会管理的发展。研究的主要框架为:一、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不是主观臆想,它有其自身的理论来源。笔者挑选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挑选儒家、法家和道家的社会管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挑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二、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该部分将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四个视角来阐述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分别表现为着重夯实社会管理的政权基础、夯实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着重从思想上推进社会管理工作、重视民生工作以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三、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的特点。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十分重视从政治视角出发、毫不动摇的坚持群众路线、统筹兼顾把握重点、高度重视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四、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的历史评价。此部分首先从整体上肯定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再分别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1919-1927)、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期(1927-1937)、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1937-1949)、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6)、社会主义探索曲折时期(1957-1976)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进行具体评价,前四个时期基本肯定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的积极影响,最后一个时期重点列举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中的错误思想。五、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的当代启示。此部分将分为:当今社会管理应该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应该协调多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应该坚持社会管理向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转变;应该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应该加强党的建设;应该加强法治建设。本文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逻辑与历史统一法,得出如下结论:研究毛泽东的社会管理思想,对于促进当今社会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Mao Zedong's thought of social manag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new people's regime had made enormous contribu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theoretical sources, main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evalu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s about Mao Zedong's four aspect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lightenment in today's society. The main framework of management for: first, the theoretical source of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Mao Zedong's thought of social management is not a subjective act, it has its own theoretical sources. The author chos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lassical writer Marx'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ism, Legalism and Taoism thought on social management. Marx and Engels chose Marx, Engels, Lenin's social management. Two,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rt.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four aspects of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to explain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were mainly regime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ocial management, a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social management, especially from ideology to promote social management work, attention to people's livelihood to the masse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ocial management. Three the characteristics,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Mao Zedo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ocial management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 unswervingly adhere to the mass line, we grasp the ke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focusing on the use of methods. Four, the historical evaluation of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This part starts from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Mao Zedong certainly the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s on the whole, and then to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1919-1927), middle (1927-1937),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Late life (1937-1949), the early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1949-1956), 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ist tortuous period (1957-1976) the evaluation of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the first four period basically affirmed the positive impact of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the last period of heavy enumeration of wrong ideas of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In five, the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Mao Zedong the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s. This part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social management should adhere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ecological tourism; should coordinate various interests, properly handle social contradictions; should adhere to the social management to social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of multi subject; we should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should b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system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of logic and history One method is to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 study of Mao Zedong's social management thought has an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al managemen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A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红霞;张文彬;;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2期

2 周红云;;理解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体制:一个角度和框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3 郭焕龙;;话说社会管理[J];前线;2009年11期

4 杨利登;;以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J];宁波通讯;2010年10期

5 董娟;;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04期

6 宋光宝;;社会管理要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J];今日浙江;2011年03期

7 董娟;;回顾与反思: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什么重大意义?[J];理论导报;2011年03期

9 范国振;;社会管理创新的误区[J];南风窗;2011年09期

10 乔子鲲;;社会管理需读懂人性大文章[J];理论参考;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寿龙;;社会管理与政府创新[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仲伟金;;浅谈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陆文荣;;社会管理:作为实践和概念[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任映红;;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斯国新;;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下的维稳工作思路研究——基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情况分析[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正海;赵更吉;关立力;;社会管理责任分解初探[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7 靳环宇;;社会管理创新的传统审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齐冬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竞业;;“社会管理”概念的阐释与重构[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魏向前;;制度创新:寻求社会管理的治理之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省政协常委、省民建原副主委 黄舜;浅论社会管理[N];江淮时报;2007年

2 记者 邓帆 实习生 白岩灵;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N];焦作日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 杨建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路径与价值分析[N];检察日报;2010年

4 记者 唐晓征;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N];眉山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占军;明确目标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突破[N];开封日报;2010年

6 胡水君;从民主法治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N];学习时报;2010年

7 庞晓蓉;紧紧围绕社会管理三大问题 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调研[N];青海日报;2010年

8 无锡市滨湖区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王刚庆;“五个坚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N];江苏法制报;2010年

9 李代祥;把社会管理融入服务之中[N];张家界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王君远;市法院能动司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N];泰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大为;公平和秩序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取向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王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海江;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曦;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成国;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6 田玉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澍;社会管理转型:从管控主导转向激活社会和促进民生[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李百花;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马克思主义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高健;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10 张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鹤方;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2 庞博文;大连市西岗区日新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蔡莹;舟山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自组织的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朱琳;社会管理软实力的构建思路和操作建议[D];复旦大学;2013年

5 陈娟;苏州市吴江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曲美彩;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共社会管理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钱亮;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孟扬;主动社会管理的目标设定及实现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高玉姣;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街道社会工作指标化现象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碧红;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17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17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