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明代云南的边饷政策与社会变迁——以官豪势力发展为考察线索

发布时间:2018-03-01 21:40

  本文关键词: 明代 云南 粮饷政策 官豪 社会变迁 出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探讨了明代云南边饷的供应与官豪的形成的关系,并论述了其社会影响。指出明朝依靠军屯、盐法开中等手段,已不足以维持云南边疆因战事不断而引起的粮饷等军需供给。在战争影响屯田制度走向瓦解的情况下,政府只能转向依赖屯区日益壮大的官豪集团提供粮饷等后勤保障,官豪集团成为了粮饷的主要提供者,并通过提供粮饷保持、扩大了自己的权势。这样,地方各族官豪在朝廷实质支持下最终发展成为掌控边疆地方政治、经济的主要力量。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ply of salary in Yunnan in Ming Dynasty and the formation of Guanhao, and discusses its social influenc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ing Dynasty relied on military tun, salt method and other means to open middle, etc. It is no longer sufficient to maintain the supply of grain and wages and other military supplies caused by the continuous fighting in the Yunnan border area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war has affecte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open field system, the government can only rely on the growing government groups in the villages to provide food and other logistical support. The Guanhao Group became the main provider of grain pay, and expanded its power by providing it. Thus, with the substantial support of the imperial court,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hau eventually developed into the main force in controlling the local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the border areas.
【作者单位】: 名古屋大学;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平;;秘密社会与社会变迁(三篇)[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2 王霞蔚;;“宋以后宗族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陈红民;;“以人为本”书写行业史的新成果——《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评介[J];民国档案;2008年03期

4 ;西藏60年社会变迁之回眸[J];中国藏学;2009年03期

5 戴迎华;汤丽丽;;社会变迁视野下我国农村宗教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6 周忠惠;;浅谈社会变迁对民俗生存空间消极影响[J];金田(励志);2012年07期

7 郭愉;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怒族社区的社会变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弓丽娜;现代社会的青年“文化反哺”现象[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9 周颂伦;有关战后日本社会变迁的几个问题[J];日本学论坛;2001年01期

10 胡军文;金鑫;;英法社会变迁的路径比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汤志祥;;过往二十年社会变迁对词语的催生与筛选[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1期)[C];2004年

3 宋宁而;;社会变迁:日本漂海民群体的研究视角[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4 潘洵;杨光彦;;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农村的社会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5 程德;;近三十年来国外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状况[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6 周晓虹;;社会变迁及其对中国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挑战[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7 洪佳期;;近代上海的社会变迁与法律多元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8 郗志群;;简论近代北京城市建设和社会变迁[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9 李书亮;;搏击社会变迁之潮的季方[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卞利;;祁门六都村的社会变迁与宗族管理简论[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航;国家“治理”:面向社会变迁的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彭南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N];光明日报;2000年

3 刘巾(新疆人民出版社编辑);社会变迁转型中的文化转型[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4 武汉大学 周荣;垸:明清两湖平原社会变迁的核心要素[N];光明日报;2013年

5 通讯员 任卫华 张志新 记者 霍晓丽;30年村务档案记录社会变迁[N];河北日报;2008年

6 沈渭滨;把握社会变迁与财政演变的双向互动[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沈杰;社会变迁下不容忽视的心理震荡[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周东飞;读懂逆天工资单背后的社会变迁[N];长春日报;2013年

9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社会学所 沈杰;心理问题与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先耀;初级市场的形成与农村社会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徐新;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D];上海大学;2005年

3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吐尔地·卡尤木;维村社会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杰;二战后西方社会变迁与政党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连莉娟;交往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旭;民族符号传播与文化转型[D];南京大学;2014年

4 孟庆梓;改革开放后海外新移民与农村社会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冬冬;1982年宪法及修改与中国的社会变迁[D];郑州大学;2010年

6 曾桂林;清末民初的慈善事业与社会变迁(1895-1928)[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秦文鹏;角色困惑,,矿区社会变迁过程中社区所面临的制度困境[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博;平山木柄瑶的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学良;转型期农村社会变迁中市场化的功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10 陈佳;明清时期抚州商人与农村社会变迁[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553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53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