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投稿:马躠躡 www.wenku1.c
本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投稿:马躠躡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强化,而且使社会政治、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临新…
当历史昂首挺进二十一世纪时,中国的历史变革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而且也有思想观念的最大更新。毫无疑问,变化了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实体又为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提供了有效的催化条件。人类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是受制于道德规范的,而支撑着道德规范的…
《中学政治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
作者:杨芷英
教学与研究 2002年07期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强化,而且使社会政治、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临新的挑战。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积极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世纪永葆生命和活力。 一、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将削弱国家、民族的概念,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从相互封闭走向相互依赖和融合,由机械组合演化为有机整体的过程。它既是生产力超越国界发展的客观过程,又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性相连。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使得经济活动和经济领域都超越了现实中民族国家疆域范围,资本特别是跨国资本的力量是单一的国家和民族所难以驾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体制的实施也越来越受到外部的影响。目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家主权的渗透性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强有力经济干预的机构。著名学者巴蒂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毁灭主权国家,连通世界版图,挑战社会契约,改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此种观点虽然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治作用,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启示是:经济全球化的确对国家的主权带来冲击,要求国家的功能和形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家概念和职能的削弱当然使爱国主义存在的基本前提受到影响,进而使爱国主义精神受到挑战。 2.经济全球化将使“两制”间的交流、合作与融合加强,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经济全球化的统一性虽不能使不同社会制度“趋同”,却出现了非制度性交融的新形式,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具体体制层面上日益密切与融合,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相互影响和吸收,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促使资本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制度,把整个世界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成为世界经济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使这个链条上的所有国家成为受害者。在这种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已改变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完全隔绝、互不往来的状态,而是形成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关系,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将有越来越多的共同之处。显然,“两制”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而过去“两制”间在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上的对抗将转化为两种制度发展能力和影响力的比较和竞争。在这种淡化“两制”间的差异与斗争,而强调其融合与共存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生产与信息的网络化将使资本主义更便利地通过经济渗透输出其制度与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的跨国贸易活动交流的不仅是资本、商品等,而且也交换观念和思想。西方国家为达到实现其自身利益的目的,更多地使用文化手段。它们通过在海外从事商业、宗教、教育活动,通过国家间文化交流等形式,来达到文化影响或文化渗透的目的。特别是全球经济的网络化使得资本主义结合经济交流把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政治经济模式作为“世界标准”来规范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扩张与渗透,占领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阵地。根据第九次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1年12月底,我国上网计算机数已达1254万台,上网用户达到3370万人,比1999年同期的上网计算机数和上网用户翻了一番。如果以此速度增长,中国的网民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主体人群。而目前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90%以上是英文信息,且80%以上是由美国提供的。我国的网站仅占世界独立域名网站总数的0.07%,网络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总流量的0.05%,而美国输出、输入流量两项指标均超过85%。 4.超越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分歧的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超越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分歧的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日益突出,如国际犯罪、毒品走私、爱滋病的蔓延、核武器的扩散、全球温室效应以及环境的恶化等。这些全球性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整体性及内在联系的深刻性,要求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真诚合作,采取全球行动,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共同推动全球化浪潮朝着有利于全人类文明的方向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两制”日益交织和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摩擦与斗争的过程。这种矛盾与斗争既表现为激烈的非制度性利益争夺与摩擦,也表现为制度性的冲突与斗争,只不过这种斗争表现得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始终试图利用其统治地位和经济优势吞噬社会主义,达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进行支配和控制的目的。遗憾的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人们未必能有清醒的认识,而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西方敌对势力丧失应有的警惕,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在资本主义的“西化”和“分化”面前丢掉社会主义阵地。 二、更新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形成“双赢”的新格局,就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课题,使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保驾护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的思想变化,不断更新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1.灌输与渗透相结合,重在引导。 “灌输”理论是列宁在20世纪初提出的。无疑,马克思主义需要灌输,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成果需要灌输。特别是在“两制”间的斗争从军事对抗转向经济竞争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之后,各个阶级都力图通过“灌输”使本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公共文化和意识形态。即使在美国这个崇尚自由、民主、个性的国度,其在政治教育方面也坚定不移地采取了“灌输”的方法。比如,它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反共产主义的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国民精神的教育,这四个方面的教育做到了一以贯之,毫不动摇,从不含糊。在对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宣传、灌输方面,更是无孔不入。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毫不动摇地“灌输”,理直气壮地“灌输”。只不过在新的形势下,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要重在引导,在“输”字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就是要从硬性灌输向软性灌输转换,从统一灌输向分层灌输转换。如果我们的“灌输”能够实现上述转换,就能够起到“春雨润无声”的渗透和指导作用,有效防止教育对象逆反心理的产生,对教育对象起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作用。 2.国情与世界相结合,强化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随着世界性交往的增加,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需要构建起某种普遍伦理及跨文化的价值,作为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人类的关系的道德规范,即全球伦理。1993年世界宗教议会发表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提出了全球伦理问题。宣言中认定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人道的对待;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基本原则又可具体化为四个方面:坚持一种非暴力与尊重生命的文化;坚持一种团结的文化和一种公正的经济秩序;坚持一种宽容的文化和一种诚信的生活;坚持一种男女之间权利平等与伙伴关系的文化。全球伦理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也是都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它超越了国界地域、社会制度、阶级政党、意识形态、民族种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差异。全球伦理要求人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们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可见,用全球伦理指导21世纪的人类生活,对于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总之,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某些人类的共同利益,也引起了一系列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有义务遵守全人类共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及时调整教育内容,着重对公民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的教育,使人们学会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人类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 3.思想与心理相结合,以心理为切入点。 人的思想意识形成过程始终与人的心理过程,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发生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与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诸如人的需要、动机、信念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发生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心理为切入点,根据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做好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摒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弊端。事实上,心理是思想的先导,人们的许多思想问题都源于心理问题,如由心理失衡导致的观念变化和思想扭曲,由心理障碍引发的认知失调和行为偏差等。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关注人们的心理,遵从人的心理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勇于创新,制定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动态及其带来的各种影响,不断创新,有效应对,制定出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1.学习世界先进经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资本主义国家对此也有理论研究和一整套管理机制、方式方法。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放眼世界,更多地了解、借鉴世界各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比如,新加坡非常重视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由政府对此统一指导,全面干预。日本重视“道德教育”,二战后确立了全面主义道德体制,并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的方法,形成一整套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措施和政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各国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美国和西欧采取一种比较隐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其学校的学生工作机构,在日常对学生进行行为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进行引导,事实上行使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它们用一种非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传输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科学化的结构,专家化的队伍,健全的工作系统,良好的服务设施等都表明,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是经过精心组织和严密设计的。可见,不同国家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上虽有所不同,但各国统治阶级都始终牢牢地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特别是在二战以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统治阶级实施思想统治的工具,各国对它的领导力度都在加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积极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创新。比如,经济全球化促使社会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信息化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注重无形资产和知识技术的管理、注重人本管理、学习型管理等,我们应据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从领导体系、工作制度、组织机构、方式方法和人员配置等方面,形成与现代管理方法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制度。 2.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 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有效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质量和吸引力。我国自1999年4月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党员建立了第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红色网站”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网上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和气势。但是,就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影响力小,有限的访问量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所受到的关注有限,难以与商业、娱乐等网站抗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仅要增加数量,更要提高质量,要加大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开发、利用与交流的力度。比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数据库,开发各种系统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依托网络系统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快速检索与利用服务,使人们可以随时上网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和理论动态,解决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足的问题;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交流,针对现实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集中各方力量进行“会诊”;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通过人机对话、双向交流、电子邮件、电子刊物等形式吸引教育对象,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等,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其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开发。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开发具有时代特点的,有较强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要力求把严肃的宣传主题以生动形象、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精心设计教育内容,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以前的“灌输式”教育改为“渗透式”教育,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使之成为育德性、知识性、交互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的电子教材,使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走向“交互”,使教育对象通过网上畅游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再次,要采用法律和政策等手段,加强对因特网传播的监控,净化网络信息环境。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导致其信息流良莠混杂,泥沙俱下,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色情的内容,还有各种不负责任的议论和虚假信息,这些都造成了网上信息污染,并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侵蚀着人们的灵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借助于各种法律和政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如加强互联网国际入口的管制和监督,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限制对某些有害信息网站的访问,出台禁止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的相关法规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加大网上的信息流量和提高信息质量,营造浓烈的正面宣传的氛围,形成强有力的正确舆论态势,有力地回击和驳斥有害信息的侵蚀。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网上文明活动,确立网上道德规范,倡导文明行为,发挥人格的力量在网上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网上发挥威力。 3.重视人文精神培养,提高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 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了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日益先进的实践手段,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新的危机,如环境恶化、能源短缺、核武器竞赛、艾滋病泛滥等。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人文价值的遗忘和被否定,其结果必然造成非人化和反人性的蔓延。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重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这样,才能提升人的道德,完善人的人性,使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同步。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人生皆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发展和谐统一的结果。有人将世界上320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所具有的共同的内在素质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高瞻远瞩,善于把握时机;(2)选准目标,坚持不懈;(3)勤奋努力,注重实践;(4)富于幻想,大胆探索;(5)排除干扰,勇往直前;(6)兴趣浓厚,好奇心强。上述六个方面既包含了科学素质又包含了人文素质。可见,人文素质的提高,带给人的不仅是知识的补充、思维的更新,而且是文化精神的支撑,使人的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科学素质得到提高,最终提高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因此,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目标。 4.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育”模式,提高人们的自律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政治制度的共存,不同经济体制的交织,不同文化背景的冲突,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将长期存在,这些无疑对人们的道德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人们的自律意识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网络世界里,网络无国界,无篱笆,网上信息的难以控制性和网上行为的隐蔽性,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把提高人们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使人们的道德良知既体现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又体现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育”模式正是提高人们自律能力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教育对象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发掘教育对象的主体潜能,把教育对象真正作为认识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精神需求和品德形成规律出发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通过引导教育对象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使其本身蕴含的能动性、自主性等主体性潜能得到发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育”模式是一项整体工程,既需要有理论先导,又需要有相应的操作方法、管理体系和激励评价体系。比如: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有的放矢,引导教育对象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育方式上,强调自我教育,激发教育对象的内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在管理模式上,强调“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开发教育对象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他律”为“自律”;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过程,强调教育对象参与评价,使评价过程成为教育对象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并通过评价使其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变教育对象由“评价客体”为“评价主体”。作者介绍:杨芷英(1962-),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心理学研究。北京 10003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强化,而且使社会政治、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临新…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强化,而且使社会政治、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临新…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强化,而且使社会政治、文化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临新…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本文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2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0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