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广州民间金融街空间生产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0 21:18
【摘要】:通过构建空间生产"资本-权力-阶层"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研究了广州民间金融街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广州民间金融街的空间生产存在三种动力,分别是市场力、政府力和社会力,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空间生产的过程,创造出新的实体空间和关系空间。市场力通过资本的增殖逻辑发挥作用,资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进入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民间金融领域,从而实现对城市建成环境及社会消费的投入;政府力通过权力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为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实现,政府创造条件引导资本进入指定的空间;社会力通过各阶层对新空间的反馈行为发挥作用,包括主动配合、被动接受和被迫迁离,从而影响空间的生产过程。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the trinity analysis frame of space produ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space production in Guangzhou Folk Financial Stree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power in the space production of Guangzhou folk finance street, namely, market power, government force and social force. They act on the process of space production 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sms, and create new physical space and relationship space. Market power exerts its function through the logic of capital multiplication. In order to pursue the maximization of profits, capital enters into the field of folk finance represented by micro-loan companies, thus realizing the investment in the urban built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onsumption. Government power plays a role through the realization of power goal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goals, the government creates the conditions to guide capital into the designated space, and social power plays its role through the feedback behavior of all levels on the new space. Including active cooperation, passive acceptance and forced eviction, thus affecting the space production proces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分类号】:C912.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2005年03期

2 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权力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研究[J];规划师;2008年01期

3 叶超;;马克思主义与城市问题结合研究的典范——大卫·哈维的《资本的城市化》述评[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4期

4 周春山;叶昌东;;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5 李洪斌;孙永生;;广州民间金融街改造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城市问题;2013年08期

6 刘珊;吕拉昌;黄茹;林康子;;城市空间生产的嬗变——从空间生产到关系生产[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9期

7 廖检文;;广州民间金融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特点、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王丰龙;刘云刚;;空间生产再考:从哈维到福柯[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

9 胡毅;;对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转变的透视——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5期

10 叶超;柴彦威;张小林;;“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金龙;;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生长层次观[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2 赵学彬;;基于空间均衡格局下的长沙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3 叶超;柴彦威;;城市空间的生产方法论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4 沈丽珍;;新空间观研究的进展[J];城市问题;2010年01期

5 马仁锋;;城市观嬗变与创意城市空间构建:核心内容与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6期

6 杨德伟;杨职优;崔胜辉;罗涛;;地理—生态过程视角的城市系统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7 王开泳;;城市生活空间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8 胡志丁;葛岳静;徐建伟;曹原;;空间与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9 王彬;岳辉;;GIS支持的广东地名景观EOF模型分析[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10 张中华;张沛;王兴中;;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吕拉昌;黄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若干新趋势[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何鹤鸣;;增长的局限与城市化转型——空间生产视角下社会转型、资本与城市化的交织逻辑[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3 黄亚平;林凯旋;周敏;;基于“时间-空间修复”理论的城市空间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朱佩娟;刘湘云;;长株潭绿心地区空间冲突与空间协调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江娟;;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仁锋;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4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景秀艳;网络权力及其影响下的企业空间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方玲玲;媒介之城[D];浙江大学;2007年

7 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艾少伟;中国开发区技术学习通道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武前波;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树辉;基于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涛;地方政府实践驱动下门户城市的空间发展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魏文霞;中国艺术展示空间的权力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良;面向旧城更新的城市规划公共干预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焕良;近代上海棉纱业空间研究(1889-1936)[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文静;城乡统筹背景下崇州市(县)域空间资源配置方式反思与探索[D];重庆大学;2010年

7 陈梅芳;福建省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王蒙;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D];苏州大学;2011年

9 李勤超;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检索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刘堂;游客负责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国;人与“单位”的变迁[J];百科知识;2003年07期

2 王金岩;吴殿廷;;城市空间重构:从“乌托邦”到“辩证乌托邦”——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的中国化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3 曹现强;张福磊;;空间正义:形成、内涵及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4 叶超;柴彦威;;城市空间的生产方法论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5 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J];城市规划;1986年06期

6 吴缚龙;应开展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1990年06期

7 吴缚龙;利益制约:城市规划的社会过程[J];城市规划;1991年03期

8 仵宗卿,戴学珍;北京市商业中心的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9 张庭伟;城市化作为生产手段及引起城市规划功能转变[J];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10 吴缚龙;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城市管治[J];城市规划;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永生;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旧城改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氚;;理解民间金融的视角转换:从经济学反思到金融社会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本文编号:2134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134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4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