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谈判的政治经济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谈判的政治经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谈判的政治经济分析
当前对中国入世谈判的研究多属于定性的分析,其优点在于对谈判的过程提出独到的观察与分析,唯其观点与发现,多来自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谈判,也尚未充分地受到实证的检验。虽然中美双边的谈判是入世谈判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毕竟不是中国所进行的唯一的谈判。从单一事件中所获得的结论尽管有价值,但未必能呈现完整的图像。要对人世的谈判过程和结果有全盘的了解,还必须超越中美双边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议题并厘清相关问题,本文尝试从现有文献中发展出相关的假设,并透过实证分析,找到影响入世谈判的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并评估其影响力。依现有文献对一般贸易政策形成的观察,下列理论模型与中国的入世谈判协商过程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主要包括:国家发展模型、社会关怀模型、利益团体模型以及外交政策模型。
一、贸易政策的理论模型
(一)国家发展模型
现今对发展国家(the developmental state)的研究显示政府为了促进特定政策目标,如发展外贸竞争力、充分就业或经济自主,通常会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由国家主导的经济计划和指导是假设政府具有政治的自主性,能对经济问题作理性的规划。贸易政策和其他的政策如财税和汇率政策都是政府寻求培养战略企业,,快速或持久地发展经济等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皆为善于使用贸易和工业政策来发展经济的显著例子。作为该地区的新兴经济力量,中国在培养支柱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上的表现也可被视为采取发展国家的策略。该模型也符合一般认为参与世贸组织是符合中国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观点。
(二)社会关怀模型
(三)利益团体模型
如olson所指出的那样,当政策利益是分散的而且平均分布的,他们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利益团体通常只想搭便车,而不愿意参与游说。相反的,当利益团体数目相对较小,又会得到较大的政策利益时,更有能力克服这种潜在的搭便车问题。虽然caves主张,地理上零散分布或较不集中的工业可以吸引来各个地方的议员、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广泛支持,但是,更多对贸易政策的研究成果支持oison的观点,认定工业保护与公司数目、市场集中的程度或游说的组织有关。
虽然利益团体模型源于已发展的民主或者多元社会,相似的情况似乎也适用于中国。在中国,游说可以正式地发生于政府部门对谈判立场的协调,或非正式地透过其他管道的联系。意识形态的差异与经济利益的区别(比如在出口导向具有优势的工业及部门,相对于较不具竞争力的部门),在中国的经济决策逐渐变得多元化时,即可能透过内在的协商交易程序来表达。有许多分析家认为中国政府部门间的游说协调在1999年之后减少了,针对这一因素的经验分析可以明确地为该看法提供验证。
笔耕文化传播(http://www.bigengculture.com)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IT计算机、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资格考试、计划方案、党团工作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谈判的政治经济分析等内容。
本文关键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谈判的政治经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2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