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亚太自贸区:现实挑战与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18-11-08 19:20
【摘要】:2014年中国借主场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之机,创新性地启动了亚太自贸区(FTAAP)可行性路线图和可行性研究,使亚太经合组织(APEC)获得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即便如此,由于各种复杂因素,FTAAP仍前路漫漫,离进入实质性进程还有很大距离。具体来说,影响未来FTAAP进程的主要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二元化的基本面;二是中美关系;三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走向。另外,成员问题也可能阻碍FTAAP进程,一旦印度等国加入APEC,那么FTAAP的进程将更加艰难。
[Abstract]:In 2014, China took advantage of the timing,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harmony of people to creatively launch a feasibility road map and feasibility study for the Asia-Pacific Free Trade area (FTAAP), which enabled the APEC (APEC) to make significant landmark progress. Even so, due to complex factors, FTAAP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and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into the substantive process. Specifically, the main challenges affecting the future FTAAP process com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he dualization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rd, the trend of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RCEP) and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 In addition, membership issues could hamper the FTAAP process, which will be harder once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join the APEC,.
【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分类号】:F7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盛斌;;亚太自由贸易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11期

2 周士新;;美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与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06期

3 王玉主;;显性的双框架与隐性的双中心——冷和平时期的亚太区域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10期

4 舒建中;;美国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贸易权力的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06期

5 竺彩华;;遏制与合作:后危机时代美国对华经济政策解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江瑞平;;东亚合作与中日关系的互动:困局与对策[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浩;;过度扩张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前景论析[J];当代亚太;2015年02期

2 竺彩华;冯兴艳;;世界经济体系演进与巨型FTA谈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3 赵江林;;中国亚洲经济增长中心地位及其对东亚区域合作走势的影响[J];亚太经济;2015年03期

4 马嫣;;从态度系统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构建——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君涵;中美经济共生关系及其调整[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马跃;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建宏;媒介议程与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范宝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振芬;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的影响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4 刘冉;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张晓慧;美国主权债务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6 刘颖;美国奥巴马政府东亚政策分析(2009-2014)[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罗欢;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青;文明的冲突与冷和平——对阿以冷和平的个案分析[J];阿拉伯世界;2001年02期

2 王玉主;;亚洲区域合作的路径竞争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3 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4 祁怀高;;东亚区域合作领导权模式构想:东盟机制下的中美日合作领导模式[J];东南亚研究;2011年04期

5 沈大伟;黄语生;;中国外交60年变迁[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6 理查德·萨克瓦;张红;;冷和平:解读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J];俄罗斯研究;2010年06期

7 孙哲;刘建华;;中国经济崛起和中美经贸关系:美国国会的认知与反应[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刘建飞;;中美俄日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门洪华;;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革[J];国际观察;2008年02期

10 刘强;;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基于日本战略文化和战略意愿的视角[J];国际观察;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晓秋;;中美关系将驶向何方?[J];中国报道;2001年02期

2 张如海;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研讨会纪要[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05期

3 刘建飞;改革开放: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11期

4 崔启明;浪漫主义的终结——中美关系步入冷处理的“现实主义”新阶段[J];计划与市场;2001年06期

5 白墨;从撞机事件看中美关系[J];科学决策;2001年05期

6 李镜,房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叶自成,冯茵;中美关系十论——纪念中美1972年上海联合公报发表30周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5期

8 孙建社;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中美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3期

9 ;温家宝纵论中美关系[J];招商周刊;2003年48期

10 ;中美关系,在碰撞中前行[J];招商周刊;2003年4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世雄;潜旭明;;中美关系60年:回顾、启示、展望[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沈丁立;;中美关系40年:回顾与前瞻[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朱锋;;调整与变革:中美关系对东亚区域安全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4 苗建寅;;抗战时期宋庆龄对中美关系的推动和发展[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5 国机;;中美关系双方磨合期尚未结束——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组织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国机;;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市国际关系学会等召开专题讨论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国机;;回顾与展望中美关系——市国际关系学会等纪念《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袁盈;;论中美关系的发展与邓小平的对美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宫力;;邓小平发展中美关系的战略思考与历史经验[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魏红霞;杨志敏;;中拉关系的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从美国政策的角度分析[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向群;中美关系合作则两利 对抗则俱损[N];解放军报;2002年

2 刘江;中美关系百年实录[N];解放日报;2001年

3 ;中美关系与时俱进[N];解放日报;2004年

4 郑必坚;中美关系的四个战略机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记者 陈如为;人民之间的了解是中美关系基石[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记者 刘江;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记者 刘江 胡晓明;相信中美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本报记者 泓佐;以史为鉴,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N];学习时报;2002年

9 刘建飞;中美关系的动力[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小军;什么是中美关系的大局[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俊芳;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艳辉;政治经济的互动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陈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中美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中文;中美关系中的美台军售问题[D];南京大学;2008年

5 续延军;经济相互依赖条件下的中美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徐红艳;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1949-1979)——案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洪涛;中美结构性矛盾辨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余万里;美国跨国公司与九十年代的中美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王巧荣;APEC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张丽;中美敌对关系的形成(1949-1953)[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海璐;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图雅;中国和平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峻;中美关系曲折发展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D];暨南大学;2010年

4 冯婉;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印度因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婷;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曹峻;探寻中美在亚太安全领域共同利益促进中美关系改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金钟淑;韩中关系与中美关系[D];外交学院;2005年

8 孟月明;试论世纪之交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的应对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纪文宇;论非对称性相互依赖下的中美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10 郑忠民;论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美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9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319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c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