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经济一体化看国家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本文关键词:从政治经济一体化看国家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ying_zhiguo01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从政治经济一体化看国家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从政治经济一体化看国家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体现在: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对经济具有反作用。通过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可以分析一个国家国内的政策和国际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内的政治制度是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a 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保障,同时国家政策的制定则可以为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蓝图,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切的可能性。国际关系则是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大背景,影响着国家之间经济合作发展的方向,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政治关系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国家贸易经济发展中。关键词:政治经济一体化;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国际关系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62-02一、从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来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从唯物主义历史观角度出发,其理论体系可以理解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的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而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取决于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其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会相应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揭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它也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政治与经济两者的辩证关系,也体现出了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治制度是以国家权力的配置与行使为核心内容的一套正式规则体系,它以国家的存在为载体。政治制度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性质和模式决定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同时政治制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是,政治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起到促进的作用,任何政治制度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影响都是有限的,最根本还是要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决定。二、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陈振明在《政策科学》中给政策定义为:“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标准,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和条例等的总称。”[1]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具体表现在政策的制定引导了各区域的发展。(一)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在***提出的“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实行了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其主要政策内容包括:一是设立一系列特殊区域,1980 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5 年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1985 年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1988 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 年设立浦东新区;二是给沿海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开放金融服务、培养和发展资本市场;三是鼓励沿海地区进行体制创新。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很快取得了成果,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明显快速增长,不仅显著增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也明显提升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可以说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首先,政策的制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蓝图,其次,国家大力实施和推进政策的展开更是为这个蓝图的实现创造了条件,通过国家制度来影响地区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因此,可以说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开展实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国家民族政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 50 年代初开始,国家就对西藏的经济发展给予了特殊支持,拨给大量财政补贴,专项补贴和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并调集大批物资进藏。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西藏经济逐渐好转。根据数据显示:1988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打破“零纪录”,1992 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 1 亿元大关,1993 年又实现 1.94 亿元。自 1994 年以后,西藏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 年初,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修建青藏铁路对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福沿线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在人力物力和资源上给予了充分的后盾支持,不仅说明国家政策的制定在宏观上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有利于劳动力和资本的集中流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通过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可以体现这一点。三、国际政治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作用、互相制约和互相渗透。“世界经济政治化、世界政治经济化”正是两者相互渗透的结果。(一)国家之间的政治争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经济领域济制裁成为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的手段,而在经济制裁的背后映射出政治制度的差异、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使用经济制裁最多的国家,在其经济制裁手段的背后是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推行,尤其体现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制裁。阮建平在著作《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中提到:“美国的对华经济制裁始于 1949 年,在朝鲜战争期间达到高峰,并一直持续到 1971 年。1971 年中美关系解冻后,美国基于联合中国对抗前苏联的战略需要,逐步放松对华经济管制。1989 年之后,美国又对中国实施了空前的经济制裁,虽然随后又逐步放松,但美国从未停止利用各种经济制裁手段推进其对华战略。”[2]数据显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制裁给中国融资和技术进口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据世界银行估计,1989 年 6 月之后,到中国的外国投资减少 75%,特别是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中长期贷款的渠道实质上已经被关闭。”[3] 中国经济综合实力逐渐增强,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一支强大力量。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却把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看成是潜在的威胁,并提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因此通过经济上实施制裁试图打击中国的实力,以确保达到自己世界强国的霸权地位。(二)将政治观点纳入经济领域,经贸活动附带政治条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施压的手法利用贸易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施压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常用手法。实质是利用双方的经济贸易活动,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其政治目的。其中的典型事例之一就是有关是否向中国提供最惠国待遇。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发展贸易关系、施加人权压力的对华原则。美国国会年复一年地对中国发难,将人权与经贸挂钩,以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相要挟,妄图逼中国在政治上就范。鉴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从政治经济一体化看国家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2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3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