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莫言小说中的诗性隐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5 10:09
【摘要】:莫言三十余年来笔耕不辍,已经成为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无论是他在1995年出版《丰乳肥臀》所引发的争议,还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都印证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而他通过极富个人风格的语言和文本结构反映出的20世纪中国大地上的风云变幻,也始终受到学界的极大关注。 本文借鉴认知语言学的方法,从四个方面对莫言小说中的诗性隐喻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借鉴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的概念以及诗性隐喻的界定和类型。第二部分从实体隐喻、空间隐喻、结构隐喻三个角度重点研究莫言小说中诗性隐喻的基本表现方式。第三部分仍从上述三个角度出发,但重点观照莫言小说中诗性隐喻的主要文学功能。第四部分则对莫言小说中诗性隐喻的重要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身体隐喻所带来的小说语言质感的提高、土地隐喻所蕴含的小说文化意蕴的拓展、结构隐喻所造成的小说复调效果的强化等。 莫言对诗性隐喻的运用,还准确而独到地表现了他小说中的生命意识和土地意识。在《丰乳肥臀》、《檀香刑》等小说中,莫言以象征着生命与养育的乳房、饱受酷刑折磨的肉体等身体隐喻的方式,给读者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也带来了历史大潮中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思考。而在《生死疲劳》中,莫言又通过“洪(红)”和“蓝”关于土地态度的对立,改革开放时西门金龙对土地的背离,给读者带来了在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变化的今天,农民与土地应该有着怎样关系的思考。土地所承载的是代表了传统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让社会回到传统农耕经济的时代与对传统和土地的完全背弃一样,都是不应抱有的态度,它表现了莫言对当前社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全盘西化倾向的冷静思考。由此可见,诗性隐喻在莫言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对诗性隐喻在莫言小说文本中的表现方式、文学功能和文化意义三个层面的分析与解读,可以对其小说的重要价值有一个更为独到的认识。本人也期望能为认知语言学在研究汉语言文学文本方面的发展,略尽微薄之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臻贤;;语义变化不在场主体的遮蔽——空间意象图式隐喻[J];武陵学刊;2010年01期

2 张清华;叙述的极限——论莫言[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2期

3 韩玉国;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哲学冲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丛新强;孙书文;;莫言研究三十年述评[J];东岳论丛;2013年06期

5 赵奎英,莫言;一个可逆性的文本——《丰乳肥臀》的语言文化解读[J];名作欣赏;2003年05期

6 贺滟波;;莫言小说中的病态隐喻[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杨守森 ,贺立华;说梦:人生之谜的沉思——莫言《食草家族》序[J];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05期

8 胡壮麟;诗性隐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9 殷晓芳,任志鹏;结构隐喻的理论基源及系统性语用特征[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易竹贤,陈国恩;《丰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动的作品”吗?——评何国瑞先生文学批评中的观念与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天贤;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殷树林;莫言作品语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2 张爱萍;莫言小说语言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高培华;《生死疲劳》的叙事艺术和文体特征[D];吉林大学;2008年

4 谭爽;莱考夫概念隐喻专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0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430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