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国民党武汉市政府社会局的设置及其社会救济
[Abstract]:In 1928, Wuhan set up the social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the Social Bureau. After 1931, although the name of the Social Bureau ceased to exist, there were still special agencies in charge of social administrative matters. The scope of responsibility of urban social administration is quite large, and social relief is one of them. Wuhan official social relief activities are divided into temporary relief and daily relief, the latter is the ma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overnment-led social relief system has change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ast, such as the lack of funds, the confus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the small scope of relief. In social relief, Wuhan soci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lso shows a strong subject consciousness. Before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ts leading social relief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in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sasters at that time, social relief was restricted by various condition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and so on, so it was difficult to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分类号】:D693.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娟;李曼琳;;西方社会学知识的传播与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敏;;二十世纪初中国慈善思想嬗变[J];华章;2012年22期
2 郭常英;岳鹏星;;近六年来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述评[J];中州学刊;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嵘;公民社会视域下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金颖;社会精英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勤禹;民国社会救济行政体制的演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勤禹;民国社会救济行政体制的演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高中华;试论孙中山的社会救济思想及其演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希,阳义南;移民脱贫的双重机制——社会救济与扶贫相结合[J];水利经济;2004年03期
4 雷虹,张鹏;我国社会救济的区域失衡及其矫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3期
5 朱银端;庄锡福;;论我国社会救济的科学发展模式[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朱银端;庄锡福;;略论我国社会救济的科学发展观[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3期
7 朱银端;;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会救济的科学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8 朱银端;王征;许冬原;;从道义到制度: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济的运行模式[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9 杜俊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济论述[J];重庆行政;2009年04期
10 朱银端;;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救济的合作路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银端;庄锡福;;略论我国社会救济的科学发展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中华;;孙中山的社会救济观述评[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碧田;;董必武的社会救济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谢圣远;;反传统社会保障论——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观点及其推论[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5 贾晓燕;;农村社会救济法律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6 徐鹏;;沦陷时期上海奉贤地区的社会救济[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高中华;;试论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济工[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凌凡;德国接受社会救济的人数增长迅速[N];中国社会报;2006年
2 ;社会救济与社会互助需要共同发展[N];中国社会报;2003年
3 记者 施扬 朱海兵 ;社会救济应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N];浙江日报;2004年
4 李红光;为完善社会救济提供历史借鉴[N];人民日报;2011年
5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记者 李志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关爱弱势群体[N];南昌日报;2007年
7 王涛 张立宁;民政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8 ;清代北京社会救济的管理机构(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王金波 师同明;宁津探索社会救济新路[N];人民日报;2003年
10 瑚世博;洛南出台新型社会救济制度[N];商洛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益刚;民国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守杰;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菁蕾;近现代长春的社会救济(1889年-1949年)[D];吉林大学;2008年
2 樊迪;建国初期杭州市社会救济研究(1949-1956)[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翔;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对成都的社会救济[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李宗飞;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河南省救济院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5 林鹏旭;明代乡村社会救济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赖声振;政府行政的政治因子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孙明霞;唐代的社会救济政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柏荣;清代福建社会救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希;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救济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黄晓燕;吕坤社会救济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93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49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