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19:04

  本文关键词: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族问题植根于世界和民族的发展历程,是时代发展的不变主题之一,民族区域纠纷和文化冲突自古有之,其全球性和长期性特点决定了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1997年《刑法》将民族平等权利纳入刑事规制范畴,增设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文章结合该罪相关理论并联系司法实践,学习借鉴前人的一些成果和真实案例,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有关问题展开论述,具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对民族问题的起源到发展逐步展开论述,着重介绍了该罪名的学术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笔者通过比较研究手法简要介绍国内外立法情况,判断其研究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界定。首先对民族平等权利的内涵和法律保护情况进行了梳理,阐明保障民族平等权利的实现不仅应从纯粹形式上规定,还包括实质层面上的平等;其次从国家政策和法律上厘清本罪的立法渊源;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本罪在刑法规制与宪法权利上的平衡,总结出本罪所规制的煽动性言论并不在宪法所保护的言论自由之列,对仇恨犯罪的研究应从行为人的仇恨言论中深究其犯罪心理,在保护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对不法宗教活动也应予以严厉打击。第二章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犯罪构成。本章先以犯罪构成基本理念入手,结合司法真实案例对本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及主体进行分析。本罪指向的客体是多重的,主要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用语言、图片、视频以及其他蛊惑人心的方式通过书籍或互联网等媒介,针对不特定或多数人煽动民族仇恨和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观方面以案例为引论证了本罪存在间接故意的情形;主体为一般主体,且呈现行为人年龄层次越来越小,民族歧视与仇恨思想在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相互蔓延的特点。第三章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司法认定。本章先论述从“情节轻微”、排除犯罪的条件、犯罪构成三方面区分罪与非罪的问题。接着从本罪与他罪的界限、一罪与数罪以及本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等几个相关疑难部分进行剖析,通过比对罪名间的异同点,审视该罪名在定罪量刑及在司法实践中的盲点,为司法认定提供借鉴。第四章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其他相关问题研究。主要从本罪的客体出发讨论其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定位,认为将其置于侵犯名誉、人格犯罪一节有不妥之处。同时指出在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紧密结合的今天,应当仔细甄别本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罪中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煽动行为,完善相关立法,既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又体现刑罚的谦抑精神。第三部分为结语。对本罪的研究应当站在全球性与民族性这一宏观背景下,准确把握其司法定位,加强对民族平等权利的刑法规制和宪法保障。在国家政策及法律制定中,一方面结合当下反恐形势,将此罪与其他危害国家安全、民族方面的犯罪结合研究,形成梯度性的刑法规范体系,另一方面更好地引导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适应、渗透乃至融合,实现民族关系的平等和和谐。
【关键词】:煽动 民族仇恨 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 言论自由 仇恨犯罪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绪论9-12
  • 第一章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界定12-23
  • 一、民族平等及其法律保护界定12-14
  • 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立法渊源14-15
  • 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相关理论问题研究15-23
  • (一)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15-18
  • (二)仇恨言论与仇恨犯罪18-21
  • (三)宗教信仰自由与法律保护21-23
  • 第二章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犯罪构成23-35
  • 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客体23-25
  • 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客观方面25-32
  • (一)煽动行为的理解25-27
  • (二)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理解27-29
  • (三)“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理解29-32
  • 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主观方面32-33
  •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主体33-35
  • 第三章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司法认定35-43
  • 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与非罪的认定35-36
  • 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与他罪的界限36-40
  • (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与煽动分裂国家罪的界限36-38
  • (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界限38-39
  • (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与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界限39-40
  • 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一罪与数罪形态问题40-41
  •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问题41-43
  • 第四章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其他相关问题研究43-47
  • 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分则体系定位43-44
  • 二、我国反恐形势下暴露的问题分析44-47
  • 结论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巍;;煽动民族歧视罪略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坤;“民族歧视”的误读[J];新闻周刊;2001年09期

3 彭剑鸣,邓万飞;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4 王秀梅;;依法打击“东突”势力 切实维护国家稳定——兼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完善[J];法学评论;2011年06期

5 朱玉宝;古代官制中的民族歧视问题[J];临沂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6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J];人民政坛;1998年08期

7 陈衍德;多民族共存与民族歧视——当代东南亚族际关系的两个侧面[J];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01期

8 何世杰;李国亮;;元代科举制探微[J];沧桑;2012年01期

9 于潇;;中华古代民族观之我见[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陈虹;运用法律手段 调整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漫议[J];民族团结;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驻东京记者 谢宗睿;日议员妄言凸显民族歧视问题[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映潭;新形势下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认定与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张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3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