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23:14
【摘要】: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参照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无论是出国留学服务体系的完善,来华留学质量的提高,涉外办学效益的提升,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还是参与国际教育机制制定能力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这为本研究提出了问题。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相对来说,中国与东盟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特别是合作机制构建,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合作及其机制的构建,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正是本文研究的背景。论文的第一章,从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全球治理理论的视野对国际机制理论进行了简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形成的条件和动因;尝试性地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际合作机制的构成要素、特征、功能、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也界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概念。文章认为,在权力、制度、认知等多种理念的复合影响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得以成型并呈现出多种特征,具备丰富内容和多种功能,其构成要素也应包括权力、制度和认知等要素,而不是权力或其它单一的因素能决定的。本章还分析了作为单一国家的美国“由内向外”的国际合作机制及运行成效,以及作为区域性组织的欧盟在构建成员国之间和与区域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方面的经验,以期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提取其有效成分。论文第二章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与东盟在高等教育合作的规模、形式、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语言体系不一致、学历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合作不够深入等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合作机制的不健全或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存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诸多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如中国—东盟地区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对话等),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机制背景。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等具有国际机制特征的安排,即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在上述诸多机制的推动之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这充分说明国际机制在推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然而,除不具影响力的高校之间的协议或备忘录之外,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机制性安排仍然不系统、不健全、不丰富、甚至不具有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机制性安排等问题。无论在合作实践还是在合作机制本身的建设中,这些情况不但反映在国家层面上,也反映在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最活跃的省份云南和贵州的地方层面上。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上是论文第三章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第四章是本文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初步尝试,这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本章在分析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积极的和消积的影响因素、中国和东盟双方的各自预期和共同预期的基础上,在第一章设定的具初步理论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指导下,结合欧美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的有益经验,针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问题和合作的机制性安排方面的问题,初步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总体规划、定位、原则、规范、内容及形式的设想以及完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现行机制性安排的思考;同时提出构建合作机制的支撑条件,包括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管理、“由内向外”制定激励政策、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专项基金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等政策建议。在总体回顾文章概要及总结研究发现之后,本文的结论部分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建设做了简略的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8.9


本文编号:2592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92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8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