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5:13
【摘要】:“两弹一星”工程是20世纪中叶中国实施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原理和技术封锁、国内基础薄弱、苏联有限援助是该工程实施的三个特殊时代背景。高度计划、集中统一的社会体制又成为其独特的管理背景。实用思想至上、政治目标主导则成为其实施的文化背景。本文在综合分析以上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两弹一星”工程在管理体制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打破一般大科学工程“行政+技术”的管理模式,在已有的两类管理要素中加入了政治要素,使政治、行政和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灵活而高效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作用,通过总体任务的设定、相关学科的建设、科学研究的组织、工程制造的开展、人才的管理和质量的监控等一系列过程表现出来。而促进这种体制形成的动力机制,则是以实用思想为主导的科技价值观和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之间内部张力的推动。据此,本文比较了“两弹一星”工程与美国“曼哈顿”工程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之处,认为这两大科学工程在整体计划的基础上,分别存在着全国协同和市场调度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造成其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区别的根本原因,则是大科学工程管理中政治要素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E2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江东;;建国初苏联通过援建项目向中国转移技术的方式及影响[J];沧桑;2009年05期

2 宋书林;李馨;;浅谈毛泽东科技思想[J];沧桑;2011年06期

3 张培富;孙磊;;156项工程与1950年代中国的科技发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唐金权;;20世纪60年代中国是如何打破美苏核威胁的[J];党的文献;2012年02期

5 吴慧山,谈成龙;我国核地球物理勘查的若干新进展[J];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S1期

6 吴慧山,,谈成龙;放射性(核)地球物理勘查的进展[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1期

7 陈东林;“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中国国防核工业的辉煌起步[J];党史文汇;1999年07期

8 王佩连;;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活动的历史考察[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3期

9 刘维芳;;新中国建立初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10 张静;;核武器与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洋;;中苏恩怨的一个缩影——河南焦作中马村竖井建设(1955-1970)[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唐仕春;;他们是谁——新中国建立初期来华苏联法学专家群体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王奇;;中国学者有关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勇;“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陈莉莉;新型萃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对重金属萃取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卢锡超;产业技术扩散的知识重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曾令勋;1954年至1965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唐瑞仁;双-(硫代磷酰基)亚胺的合成、结构与萃取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7 双惊华;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卜晓勇;中国现代科学精英[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张志辉;“科学大跃进”初探(1958-1961)[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詹欣;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军事的评估(1947—1976)[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芹伟;中苏同盟破裂原因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志军;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分析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赵世磊;国营华北制药厂研究(1953-1965)[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利润;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知识在我国的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芳;科技领军人才成长因素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6 廖福生;“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组织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吴启;技术引进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高巍;同时“萃取”金属盐阳、阴离子的循环型双位配体萃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9 刘艳琼;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经验与启示[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10 袁玉虎;从中苏关系的演变看“大跃进”的动因(1958~1960)[D];外交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599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99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d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