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先发国家制度性话语权的塑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4-02 05:39
【摘要】:全球化时代,特别是随着全球治理概念的出现,制度性话语权逐渐成为国际政治争夺的焦点。制度性话语权是国家行为体以自身综合实力为基础,以国际制度为平台,通过参与国际组织运行、国际秩序塑造、国际规则制定和国际价值供给,从而获得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权力。增强或实现制度性话语权能有效实现国家利益,但制度性话语权长期被先发国家垄断,尽管广大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却也无法掩饰先发大国的话语权优势。打破制度性话语权垄断,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是新兴国家的普遍愿望。制度性话语权争夺中,政治因素是首要,国际政治即是话语权政治;经济因素是根本,经济事关国家福利和财富;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等观念性因素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并反作用于国际政治。因此,制度性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全球政治、全球经济和全球文化治理领域。本研究从历史视角出发,结合政治学、统计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知识,并通过对英美两国塑造制度性话语权案例分析,展示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制度性话语权塑造过程。英美塑造制度性话语权有共同的经验:以增强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对国际秩序的塑造力塑造在全球政治治理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以增强国际贸易和金融规则制定能力塑造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以实现价值共振和全球文化供给能力塑造在全球文化治理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术界研究颇多,但对文化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剖析很少。全球文化治理领域制度性话语权,主要包括价值共振和全球文化供给。其中,价值共振核心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认同;全球文化供给核心是思想文化和流行文化被解释、传播和复制。文化层面的制度性话语权一旦被塑造,它的影响力就会长久存在,很难消逝,因此,文化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是更为深层次的制度性话语权。中国于2015年提出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战略,英美塑造制度性话语权的过程给中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中国塑造制度性话语权应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结合英美经验和自己实际情势,有针对性的塑造各个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一禾;;展望全球文化的“决裂式”大变局[J];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03期

2 温朝霞;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全球文化的形成[J];岭南学刊;1999年05期

3 ;“全球文化”现象与亚洲的反省[J];广西农村经济;1994年04期

4 ;“翻译全球文化:走向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5 李双伍;;全球文化产业掀起“瓜分浪潮”[J];时事报告;2006年02期

6 田旭明;;全球文化价值重心东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定位[J];学术论坛;2014年02期

7 隽鸿飞;论全球文化的生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香江波;传载世界和平,交流全球文化——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现新姿态[J];出版参考;2004年25期

9 肖永宏;论洋务时期中国人的全球文化观念[J];江海学刊;1995年05期

10 斯图尔特·乔丹;王刚;;科学将使我们赢得全球文化战役[J];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朱孝远;;全球文化与全球和谐(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2 何星亮;;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性[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卫东;;“首都经济圈”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张厚远;;“平视”与“行动”——在全球文化传播过程中构建良性的传播生态环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光芒;;文化理论建构与民族认同问题[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6 夏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周露;;民族发展靠文化自觉[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8 吕前昌;;论文化相对主义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策略[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9 常宇;;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进——全球化下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筱丽;2017年全球文化设施耗资99亿美元[N];文汇报;2018年

2 记者 杜翔翔;全球文化产品跨境交易平台上线[N];深圳商报;2017年

3 肖东发 姚雪;当全球文化战争已经打响[N];光明日报;2012年

4 记者 袁长乔;全球文化产业50强出炉[N];深圳商报;2012年

5 记者新兰 通讯员孙利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全球文化的发展趋势及矛盾研究”结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青衣;翻译全球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6年

7 中山大学教授 麻国庆;和而不同的全球文化大展示[N];南方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孙靓;全球文化产业方兴未艾[N];中国信息报;2006年

9 何畏;探秘全球文化战争内幕[N];中国财经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t$;中国将成全球文化产业的投资主场[N];中国文化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向阳;先发国家制度性话语权的塑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9年

2 原韬雄;全球治理的文化认同研究[D];国际关系学院;2017年

3 卢金娜;斯科特·拉什全球文化工业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4 赵冉;全球传播背景下普世文化的不可能性[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刘晓;小学教师全球素养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翁浩;全球文化力量在中亚的消长态势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李红亮;多种文化力量对中亚政局影响[D];兰州大学;2009年

8 张媛;从他者之镜看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D];湖南大学;2012年

9 吴宏伟;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1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11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