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中学学生管理变革问题(1927-1949)
发布时间:2020-04-14 08:26
【摘要】:清末,中学教育制度引入中国。在确立、发展、变革的过程中,中学教育制度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普通中学作为初等教育之延续,高等教育之准备,在我国近代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民国时期中学生频频闹学潮,不安于学业的教育现象,为政府和教育界人士提出了崭新的课题,纷纷将眼光定位于如何使普通中学学生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的问题上。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环境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在普通中学学生管理方面,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法》和1933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规程》中的相关内容为这一时期我国普通中学学生管理问题指明了实践的方向,也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战前(1927—1937)、战时(1937-1945)、战后(1945—1949)三个时期的普通中学学生管理变革打下了基础。 本研究将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时期分别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中学学生管理问题的宏观政策制度的确立、调整、变革以及当时教育界对此问题的探讨成果两个维度展示民国中后期在普通中学学生管理变革问题上的大胆尝试和成败得失,以期获得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与当时的政府政治目标、经济水平、文化氛围、社会现状、教育管理观念等因素的关系,为当今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历史依据和灵感来源。其中战前包括童子军训练问题、中学毕业会考问题、中学生职业指导问题;战时包括贷金制公费制、中学训育问题、中学生心理卫生及指导问题;战后包括收复区学生甄审问题、公费制奖学金制问题。 本文在最后结语部分归纳出以下三点:1.针对普通中学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所颁布的制度及其实施都受到政党、政治的影响,随政党和政府的主导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从“控制”到“加紧控制”再到“无力控制”的三阶段特征;2.当时教育界人士对中学生管理问题的探讨结论与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各项中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形成极大反差:理论发展的理想化和超前化与实际操作的困难性和可行性相距甚远;3.从当时普通中学学生管理制度本身来看多是民初经由西方传入中国,受早期新文化运动新思潮的影响和中后期政党政治的介入,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教育管理观的变化:从倡导民主、自由的个人主义转向强调纪律、合作的集体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9.29
本文编号:2627098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倪方六;;民国时如何考大学[J];文史博览;2010年08期
2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3 Harry D.Kitson;陈选善;;职业指导的趋势[J];教育与职业;1930年03期
4 郑文汉;;中小学毕业生职业兴趣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1935年01期
5 廖茂如;杨士楠;;中学职业指导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3年01期
6 青士;;谈谈导师制[J];教育与职业;1932年07期
7 范庭卫;;黄翼与中国儿童心理辅导的开拓[J];心理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金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D];中山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胡乐;我国中学会考制度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27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2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