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0-04-18 23:05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概念。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的十三年,是新中国奠基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十三年,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的十三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借鉴和吸收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丰富的档案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基本文献史料为依据,采用多学科交叉、宏观与微观结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进行专题研究。文章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马克思在陕甘宁边区传播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传播的革命基础、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作了分析。第二章,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从传播的主体、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载体三个方面,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情况。第三章,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从中央领导层面、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统区“第二条战线”三个视角,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传播。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的贡献和启示。首先,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推动马克思主义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为陕甘宁边区成功进行局部执政提供了基础,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其次,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边区的传播启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领导力量,党员和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任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键所在,取得中国革命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根本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231
本文编号:2632641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俭;刘强;;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2 黄正林;;地权、佃权、民众动员与减租运动——以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为中心[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2期
3 雷甲平;;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治理[J];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01期
4 刘建德;梁严冰;;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黄正林;;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J];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2期
6 梁星亮;试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和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J];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03期
8 高尚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闫庆生,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1年03期
10 郭永学;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简述[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632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3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