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文化中的“战”与“和”:“自修”文化的两种战略选项
发布时间:2020-04-30 19:16
【摘要】: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战略文化的研究普遍被“好战”与“好和”的二元对立思维所限制。如何超越“战”与“和”的偏好,诠释更为深刻的中国战略文化?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战略文化是特定社会背景下,战略主体在战略流程中长期稳定存在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先秦诸子学说的对立性说明在中国文化身份形成之初,便同时出现了两种系统性和重要性相当的战略思想体系。其中,“主战”逻辑依据实力,通过提高物质资源积累和转换效率的方式,致力于建立“军争”秩序;“主和”逻辑依据道德,通过向国内外不同战略对象授予权利的方式,致力于建立“非攻”秩序。但是,这两种战略逻辑都未能系统而全面地压制对方,或持续稳定地支配中国大战略。从稳定程度、意识深度,以及社会化程度三个方面评估,它们只能被归为战略选项而非战略文化。通过发掘“战”“和”两种战略思想体系的共同特征,本论文认为中国战略文化是一种由“兼顾实力和道德的战略资源积累”,“被动反应式的战略资源使用”,以及“同质、适度的反应原则”构成的,呈现出体系化特征的“自修”文化模式。中国历史上与此模式相符的大战略会因得到国内民众支持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而因偏执于物质实力积累/主动对外使用军事力量/以怨报德/过度反击而导致的战略透支,以及因偏执于道德认可积累/对外主动输出利益/以德报怨/过度反馈而导致的战略闲置,则都会受到国内失序的惩罚。对西汉和北宋的历史观察进一步验证了“大战略与‘自修’文化模式相符程度”和“国内发展有序性和可持续性”之间的因果联系,并进一步说明了“自修”文化模式在历史中的操作细节。“自修”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息息相关。其中,中央大平原的地缘政治条件及其农业生产方式,宗教缺位的理性人文传统,以及巨型国家的体量效应都决定了“自修”文化不同环节的战略模式特征。本论文还从“自修”文化模式的角度诠释了毛泽东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以及2010年以后三个阶段的国家大战略,并指出中国革命成功与和平崛起的战略经验就是遵循“自修”文化模式。为了进一步实现和平崛起,并为世界贡献文化新质,中国必须在实践中继续稳定和深化“自修”文化模式。
【图文】:
战略反应是提高效率与授予权利之间,军争取向和非攻取向之中有“渐”与“急”的区别。理想状态下,修复过度反应在“则极有可能出现战略逻辑混乱,或决策体系崩溃而加速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122
本文编号:2646095
【图文】:
战略反应是提高效率与授予权利之间,军争取向和非攻取向之中有“渐”与“急”的区别。理想状态下,修复过度反应在“则极有可能出现战略逻辑混乱,或决策体系崩溃而加速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超;;浅析八七会议的著名论断——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看中国和平崛起[J];党史博采(理论);2015年12期
2 时殷弘;;传统中国经验与当今中国实践:战略调整、战略透支和伟大复兴问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陈良;;汉元帝何以导致西汉衰败[J];文史天地;2015年09期
4 卢光盛;许利平;;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新理念及其实践[J];国际关系研究;2015年04期
5 岳鹏;林丹丹;;“一报还一报”在不对称国家合作中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国际关系研究;2015年03期
6 鲁边·阿普列相;;以牙还牙报复法和黄金法则——对相关背景的批判性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7 林恺铖;;菲律宾南海政策的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年03期
8 许倬云;;秦汉帝国向周边的扩张[J];领导文萃;2015年08期
9 刘磊;马晓云;;中美建交初期两国军事与安全合作的初步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04期
10 葛清伟;;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国防建设筹划的主要特点[J];军事历史;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石云涛;;南朝萧梁时中外关系述略[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本文编号:2646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4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