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5:38
【摘要】:持久和平,是人类亘古不息的梦想。但与轰轰烈烈的战争相比,长时期以来,人类追求和平之路却隐而不彰。直到20世纪中叶之后,追求和平、缔造和平、促进和平、维护和平才成为引领世界和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才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的和平局面亦缔造于此际,当代中国的和平理论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形成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重大作用。 本文试图在人类历史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当代中国的和平理论,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和平与世界和平的关系,以及中国和平理论的发展前景,指出中国坚持必须中国特色的和平之路,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做出贡献。 本文对人类和平历史进程的分析,是在没有“世界和平史”之类文献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提出人类和平经历了古代以“征服-同化”方式实现和平、近现代以和约形式缔结“均势-霸权”和平,目前已进入以和平力量缔造并积极维护持久和平的阶段,从而确定了当代中国和平问题的历史方位。 本文还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和平理论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关和平的理论,主要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有关和平的理论及论述,并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缕清了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主要发展线索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点。 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和平理论进行了系统化尝试,研究了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历史方位、世界定位、时代背景、本质特征、主体架构、行动规范等,基本涵盖了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的方方面面。 本文还注重以全球视野关注当代中国的和平问题,将当代中国和平问题置于世界和平的大背景中,对中国和平与世界和平进行比较分析,从兼容并包、交叉互动的角度,总结当代中国和平对世界和平的促进。本文力图透过表象,抵近本质,在正本清源的同时,对世界与中国和平的有关思潮做出呼应,并兼顾理论的深透性与实践的客观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当代中国和平局面的形成既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结果,二者互为因果;当代中国和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和平理论,既是社会主义的和平理论,又是中国特色的和平理论;未来,中国必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和平理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抓住世界给予中国的机遇的同时,也把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机遇贡献给整个世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冬民;许春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当代社会思潮[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5期

2 王福卿;论当代中国领导方式的构成及走势[J];理论探讨;1995年06期

3 段志锦;;当代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24期

4 王思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04期

5 柏瑞平;贾淑品;;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路径分析——以安徽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6 涂用凯;杨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当代中国认知[J];文化发展论丛;2014年01期

7 肖文锋;;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当代管理的价值追求[J];鄂州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本刊编辑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J];福建理论学习;2007年11期

9 董文文;;浅析当代中国“和”理念的发展历程[J];现代交际;2017年12期

10 刘佳;拓宏伟;;试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兴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进头脑”的关键[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2 罗洪铁;王丽;;“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研究[A];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今中国社会思潮[C];2013年

3 陈雪虎;;人文之维及其当代面对:文论美学30年回望[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施建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释义[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陈守聪;;紧贴实际 突出原创——参编《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读本》的体会[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6 陈雪虎;;人文之维及其当代面对:文论美学30年回望[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丁国昌;蔡毅强;;透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紧迫问题——隐性弱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8 刘小菊;;在大学生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分析及对策[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孟雪梅;;浅议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10 丁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其学;当代文化:在冲突和批判中生成[N];光明日报;2008年

2 刘金田;全景式呈现当代中国“大逻辑”[N];人民日报;2012年

3 湖南汨罗三中 郑颖 指导老师 曾智锋;谦让,是当代的一种美德[N];发展导报;2019年

4 沈德良;爱国是当代青年的职责与本分[N];湖南日报;2019年

5 艺术时评人 邢千里;中国当代艺术的“四十年”[N];美术报;2018年

6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后强;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N];企业家日报;2019年

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后强;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N];四川经济日报;2019年

8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李长庚;让改革开放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最鲜明的精神标识[N];陕西日报;2019年

9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N];人民日报;2018年

10 王进玉;不应把“传统”和“当代”对立起来[N];中国艺术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钊;当代中国和平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2 徐子棉;当代中国现代化从中断到全面启动的社会动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振华;当代中国社会共识形成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4 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雷蕾;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秦z,

本文编号:2665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65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