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共同安全观视阈下的“东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0-05-23 22:58
【摘要】:“东突”问题产生于上世纪20、30年代,自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先后上演了两次立国闹剧。就其滋生与泛起而言,“东突”问题是国内因素、国际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双泛”思潮为“东突”势力提供了思想基础,并催生出政治上的变种--“东突厥斯坦论”。新疆多民族聚合生息的历史和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客观上加剧了“东突”势力的泛起。此外,第三次民族分离浪潮为“东突”势力注入了新动力、宗教极端主义为“东突”势力提供了兴奋点、恐怖主义为“东突”势力提供了新手段。就其实质而言,“东突”问题是打着“东突厥斯坦”的旗号,炮制“东突”分裂主义理论,企图以各种手段分裂中国新疆、建立所谓“东突厥斯坦国”的分裂主义问题。本文以共同安全观为理论基础,从“东突”问题的由来入手,着力分析“东突”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在共同安全观的视阈下,“东突”势力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维度上对我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政治上,“东突”势力威胁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践踏各族群众的人权,冲击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经济上,“东突”暴恐活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经济发展,阻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新疆和周边国家的深入;文化上,“东突”势力狭隘封闭的思想腐蚀了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观念、阻碍了宗教的正常发展。同时,“东突”势力不仅破坏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也对区域安全提出了挑战。当前,活跃在境内外的“东突”组织约有50多个,其中40个盘踞在境外,形成了中亚、南亚、东亚、欧美4个活动中心。基于“东突”问题的现状,在应对“东突”问题的策略上,我们要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既重视“硬”实力,也重视“软”实力,综合运用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多重手段。在国内层面,我们要借“一带一路”东风坚定不移发展新疆经济,完善法律机制,实施制度反恐;加强反恐宣传,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在国际层面,我们要依托“上合”组织,扩大多边反恐合作,同时继续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反恐,并利用公共外交,揭露“东突”分子真面目,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反恐合作,争取最大限度的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8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志平;;俄国鞑靼斯坦“扎吉德”运动与近代维吾尔启蒙运动——新疆“东突厥斯坦”运动的缘起[J];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03期

2 古丽阿扎提·吐尔逊;;“东突”恐怖势力个体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评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01期

3 曲星;;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与中国特色[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6期

4 潘光;王震;;国际反恐怖合作:新态势、新发展和绩效评估[J];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5 肖洪艳;;关于反“东突”恐怖主义的法律思考[J];民族论坛;2010年02期

6 刘卫东;;“东突”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高永久,胡尚哲;论“东突”恐怖势力对国家利益的威胁与破坏[J];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宋新伟;"东突"问题不断升级的原因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李琪;论“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形成和演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李琪;;“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思想体系和基本特征[J];西北民族论丛;2004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8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78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