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0-05-25 18:07
【摘要】: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从实践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它属于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现象,它有自己独特的内涵、特点和功能。究竟什么样的文化现象会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类型和特征如何?其在社会的运转和治理期间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都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指引下得以解决。然而,我们无法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这是因为,他的思想都零零散散地罗列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文本中,造成后人理解上的困难,便构成了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从实践上来说,意识形态问题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以及文化等建设密切相联,对于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提高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频繁,多元化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使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动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针对这些状况,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需要建构一套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并以这种合理的意识形态观做指导,来制定和实施确实可行的国家治理决策。意识形态来源于人类历史,消亡于历史,其存在具有现实社会基础。尽管不同时代意识形态的具体特性有所不同,但共同性都是指这种文化软实力对人和社会集团具有强制性制约作用,有些意识形态形式则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国家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起源较早,但具体地研究则发生于近现代,它也贯穿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自始至终,但由于在不同的思想阶段,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表述和关注的重心不同,就造成了后期学界对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理解产生巨大分歧或误解。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情况进行探究,力图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不同规定和思想内涵进行总体性分析,掌握其历史继承与创新发展情况,以求正本清源和挖掘其方法论价值,这对于新时期如何丰富和完善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并结合我国当代社会的实践创建科学合理的意识形态观,来强化我国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治理,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篇论文内容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指出本文选题依据和目的,系统整理世界范围内关于本文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揭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及内容。首先,阐释意识形态概念的缘起、特征和功能。其次,分别从萌芽期、转变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拓展期等各阶段,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线索做具体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剖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总体性,阐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不同规定和内涵。第三部分,介绍以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认识、继承及发展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第四部分,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予以评价和阐述。首先,阐述以人文主义、解构主义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次,针对当前西方学术界有关该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剖析并批判了西方有关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相关内容及观点。第五部分,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当前时代所具备的独特价值进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A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唐晓燕;;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重向度[J];浙江学刊;2015年05期

2 唐正东;;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维度:政治的及历史观的[J];哲学研究;2015年08期

3 王静;;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对拜物教的分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02期

4 刘军;;拉克劳和墨菲对领导权理论的谱系学研究及批评回应[J];学习与探索;2015年01期

5 王国富;王宇秋;;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6 鲁克俭;;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系统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7 舒绍福;终结论之终结[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1期

8 周宏;作为“软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春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历程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刘国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子琪;麦克莱伦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杨冬梅;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郑雄林;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云南大学;2015年

4 佟明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阐释及其实现路径[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5 葛丹;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杨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7 朱杨芳;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0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80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