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中国传媒制度的内涵

发布时间:2020-05-26 23:57
【摘要】:传媒制度作为对传媒组织运行的管理规定,引导促进传媒进一步发展,激发传媒活力的体制规定,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与时代特征相协调,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相协调,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效果。文章认为,在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传媒制度的内涵融入了更多的因素,更为丰富和多元,这符合传媒发展的规律,也与更多的社会因素相协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镇之;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历史遗产及当代解释[J];国际新闻界;1998年Z1期

2 展江;警惕传媒的双重"封建化"[J];青年记者;2005年03期

3 张金海;李小曼;;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兼论传媒结构的合理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刘艳娥;;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传媒制度安排的内涵、语境及层次[J];云梦学刊;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9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梁丽;;广告的暴力及其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7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10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秀英;生产力是什么?[J];当代思潮;2004年05期

2 曹卫东;从“公私分明”到“大公无私”[J];读书;1998年06期

3 郭镇之;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历史遗产及当代解释[J];国际新闻界;1998年Z1期

4 展江;警惕传媒的双重"封建化"[J];青年记者;2005年03期

5 张金海;李小曼;;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兼论传媒结构的合理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太琴;;倡导绿色和谐 促进生态文明——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会成立[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01期

2 谢明干;;建设生态文明 先要转变观念[J];办公自动化;2011年05期

3 刘月学;;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途径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年06期

4 李天宇;;生态文明推动和谐社会发展[J];记者观察(下半月);2007年04期

5 木子;;用发展的思想推动理论的创新[J];记者观察(下半月);2007年04期

6 孙武臣;;亮出黄牌——评《生态文明道德观》[J];全国新书目;2000年08期

7 陈臻;;新闻媒体应如何宣传“生态文明”[J];新闻窗;2007年06期

8 李瑞农;;生态文明科学内涵及报道重点[J];中国记者;2008年05期

9 王晓民;魏永平;;生态文明溢奇峡 陕西金丝大峡谷建设生态文明的特别报道[J];今传媒;2009年07期

10 徐世甫;;网络生态文明:人类第二生态文明[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单晓娅;涂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彭光华;吴文良;刘光栋;;关于构建生态文明秩序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张继泽;;建设生态文明是长期的战略任务[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庆月;;科学发展观与天津生态文明建设[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李春才;;第四种文明的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解构与实践研究[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7 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赵晓光;;生态文明新理念[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韩孝成;;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建设的战略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9 吴玉树;;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郑雄;李媛媛;陈红路;何志云;;南宁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博士 袁海军;树立生态强区理念 领跑生态文明建设[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张建宇;生态文明,文明的整合与超越[N];人民日报;2007年

3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副教授 梁秀丽;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的新理念[N];上饶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温雅莉 苑铁军 李惠均;生态文明:是远还是近?[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5 复旦大学教授 谢遐龄;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刻不容缓[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万群;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发展之路[N];贵州日报;2008年

7 林芝地区政协副主席;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N];林芝报;2008年

8 李晋国;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N];延边日报;2008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建设生态文明关键靠行动[N];淄博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联邋赵婧 实习生 苏力;专家学者献计“生态文明建设”[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包双叶;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剑;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刁尚东;我国特大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邱建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马娜;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发展[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义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丽;技术的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D];河南大学;2009年

3 仲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杨延松;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宗云;中国多元参与式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房安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高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陈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伦理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宋丽萍;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高栋;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2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82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