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清末民初桐城派在安庆地区新式教育实践研究(1898-1927)

发布时间:2020-06-01 10:33
【摘要】:维新思潮兴起之后,全国上下创办新式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安庆近代新式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兴起的。随着外来新思想不断传入安庆地区,向来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的桐城派文人逐渐认识到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旧教育的落后和腐朽。此时桐城派已步入晚期,在新旧思想的碰撞和积贫积弱的国家局势之下,身为文人的他们主张教育救国,积极寓新于改革,用自身的实践推动着安庆地区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文章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旨在对清末民初之际以吴汝纶、严复、姚永概为代表的晚期桐城派在安庆地区的新式教育实践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清末民初安庆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和晚期桐城派自身的主观因素出发,全面介绍晚期桐城派作家在安庆地区从事新式教育实践的背景。清末民初之际安庆地区总体社会环境与全国所面临的状况一致,政治动荡、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上新旧并存,总体处于内忧外困的局势。而晚期桐城派作家因其特殊的身份,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并且在新旧思想的冲击之下积极转变自身的文化观念。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其自身的主观因素促使之下,晚期桐城派主张教育救国,对安庆地区新式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探索。第二部分从吴汝纶、严复以及姚永概的个人经历着手,对清末民初时期以其三者为代表的晚期桐城派在安庆地区的新式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挖掘并展开细致的分析。以吴汝纶创办桐城学堂、严复对安徽高等学堂的改革与整顿以及姚永概担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期间的实践为典型案例,详细论述他们在教育救国思想的指引下,在传统教育的改革与整顿、新式学堂的创办、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等方面竭尽所能为安庆地区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所做的各项努力。第三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分别对吴汝纶等晚期桐城派的新式教育实践对安庆地区发展的影响展开论述。新式教育的发展,新式学校数量大增,为安庆地区近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式人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社会人才结构;随着新思想的不断传入,区域内民众对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和民主思想的认知提高,思想观念逐步转变。总体来说他们的新式教育实践对当时安庆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仕洪;;李端h肟涤形率浇逃枷氲谋冉涎芯縖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陈妍;;传统教育到新式教育的转变——《死亡诗社》中基廷的新式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7年04期

3 刘贺;;浅析清末民初齐齐哈尔地区新式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J];好家长;2016年29期

4 胡相峰,汪静溪;留学生与中国的新式教育[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5 金淑琴;清末直隶新式教育述论[J];河北学刊;1988年03期

6 桑兵;;清末兴学热潮与社会变迁[J];历史研究;1989年06期

7 焕力;;“中体西用”论对构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8 金林祥,赵会可;晚清新式教育经费不足原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9 张小坡;;均或不均:清末江南新式教育经费的城乡配置及其论争[J];史林;2011年03期

10 陈扬;浅谈天津近代新式教育[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俊林;;清末云南新式教育的发展对云南辛亥革命的影响[A];云南省社科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集[C];2011年

2 煃炳\,

本文编号:2691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91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