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12:31
【摘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是指一些国家从其本身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出发,通过国家法令和行政措施,对本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实行管理和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上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国家越来越多,所管制的高新技术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出口管制,从经济方面来看,可以限制某些短缺物资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有利于本国对商品价格的管制。如果该高新技术产品是中间投入品,还可以起到为本国的加工工业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资料的作用。此外,适度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可以保存本国在生产力方面的优势,有利于保持本国的技术领先优势,有利于本国的产品创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从军事和政治方面来看,通过限制或禁止某些可能增强其他国家军事实力的物资、特别是战略物资的对外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敌对国军事实力的增长速度,从而维护本国或国家集团的政治利益与军事安全。再者,禁止向某国或某国家集团出售产品和技术也可以作为推行外交政策的一种手段。当两国关系紧张时,可以实施较为严厉的出口管制,当两国关系缓和或有意缓和关系时,可以适当放松出口管制。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有时也会为出口管制政策实施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损害国家外交利益和政治利益、削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的国际竞争力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究竟会为管制政策实施国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哪些不利的影响?会为管制对象国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哪些不利影响?对整个世界又会有哪些影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是怎么样的?有哪些特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特点?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本文试图研究和回答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本文最后将探讨中国如何去应对其他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以及如何去重构本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典型研究法、政策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影响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对代表性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做了介绍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有利于维护管制政策实施国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会让本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失去大量的国际市场,不利于企业收回投资,还有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贸易逆差。此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管制政策实施国的外交、生态安全、产品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对消费者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其影响取决于被管制产品的性质、管制的程度和企业的定价策略。 第二,对管制对象国来说,其他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于维护本国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是不利的,而对于生态安全、技术进步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取决于被管制产品的性质、管制的严格程度、外国企业的定价策略以及本国国内企业的行为。同时,其他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减少了对本国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冲击,减少了本国企业模仿和借鉴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第三,站在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不利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制约了世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还容易形成两极分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容易导致世界经济失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于世界和平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取决于所管制产品的性质、各国对于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第四,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主体较多,法规非常完备,管制的对象也非常广泛,其管制清单和国际多边管制清单较为一致,实行域外管制,执法严格且透明度高;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具有强烈的歧视性,外交政策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有重要影响。美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管制主体的权力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管制清单更新缓慢、管制体系过于繁杂等。 第五,日本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具有管制主体多元化、官方管制机构权责分明、管制对象较为全面、在管制清单的设置上注意与国际接轨、管制主体和管制对象之间的联系紧密、管制法规呈层级式结构、管制程度依产品性质而有区别、执法有度等特点。但是日本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缺乏专门的出口管制立法、缺乏对官方管制主体的制约、缺乏对变更管制对象的明确规定等。 第六,欧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具有管制主体多元化、管制客体多样化、管制客体分类较细、既有整体的共同政策也有各成员国的保留权利、决定出口许可证的标准灵活、对不同的高新技术产品实施宽严程度不同的管制等特点,存在着未能平衡灵活性和统一性、制定的统一政策偏于一般化、欧盟间转让管制过于严厉等问题。 第七,较多“外来压力”是俄罗斯出口管制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俄罗斯加入了很多多边出口管制体系,其管制清单与多边出口管制体系的管制清单较为一致;俄罗斯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主体较多,权责交叉,协调较差,整个管制体系中缺乏对官方管制主体的制约,执法力度也不够。 第八,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体系建设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要晚一些,它们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原因多样,所管制的主要是战略性高新技术产品,在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过程中非常看重企业的意见,对于多边出口管制体系也是有选择性的加入。 第九,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管制政策、法规方面,具有政策上推崇多边出口管制、法律法规具有国际性、管制法规较为全面等特点;在管制主体方面,具有管制部门权责分明、各主管部门之间大多实行分级制、管制部门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变化等特点;在管制客体方面,具有管制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两用领域和军事领域、出口管制的地域标准较为公正、出口经营者一般都是企业等特点;在管制方式上,具有实行单一的出口许可制度、许可证种类较多、许可证的审批单位多样化等特点。但是,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管制法规方面,部分管制法规的条款规定不够具体、法律法规相互交叉、缺乏专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不够完善;在管制主体方面,中国缺乏专门的管制机构,管制部门种类较少,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制约关系较弱,部分管制部门权利过大;在管制客体方面,缺乏对经纪人、转运人的管制,缺乏对民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出口管制的对象国的限定标准不够明确;在管制方式上,管制方式单一、没有配套的国别管制清单、管制方式透明度低。 第十,世界各国对高新技术产品广泛而严格的管制不利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利于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不利于优化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利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利于中国增加财政收入,不利于中国发挥“后发优势”。中国应本着维护中国的国民利益、促进中国的科技发展、不干涉出口管制政策实施国内政、不损害有关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基本原则积极应对国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如制定应对国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进口产品应有权利的保护、利用各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某些特点引进部分被管制产品、多渠道的引进高新技术产品、向国外公开招标某些项目,吸引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前来投资、有选择性的加入多边出口管制体系、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扩展到民用领域、对管制对象国实行差别待遇、和其他国家的出口管制部门进行磋商、争取管制政策实施国国内放松出口管制政策的力量、利用多边协定来迫使管制政策实施国放松或放弃管制、联合有关国家一起应对某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等。 第十一,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外交利益和经济利益,保持适度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中国需要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体制和政策进行重构。在重构时,应以维护中国的经济安全、维护中国的外交利益、不得丧失或削弱中国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能力、有利于推进国际防扩散活动、保障其他国家和平利用与分享两用领域和民用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权利为基本原则,建立一个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推进中国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进口、有利于培育中国的产业竞争优势、管制效率高、管制程序透明度高、执行程序公正严明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体制与政策。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国首先要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并制定专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正确处理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出口管制的关系,积极将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引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程序,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内部守则机制,动员全民参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加入对中国有利的多边出口管制体系以加强出口管制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5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跃进;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国家安全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张镜良;关于技术出口的若干问题[J];船舶设计通讯;1994年04期

3 张元友;叶军;;我国环境保护多中心政府管制结构的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4 刘志彪,石奇;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流派[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5 李付梅;;产品生命周期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6 郭又新;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3期

7 崔丕;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2期

8 邓峰;美国对华贸易管制政策与日中贸易关系(1948~1958年)[J];东北亚论坛;2001年03期

9 石其宝;;日本政府对华出口管制政策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10 郭丽;;后发优势理论演进及其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2724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24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