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李鸿章的英国观

发布时间:2017-03-28 14:09

  本文关键词:李鸿章的英国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李鸿章对与英国有关事件的处理、对英国经济、军事、教育的认识和相关实践,以及李鸿章游历英国等一系列过程与活动的考察,探究李鸿章英国观的形成、发展和深化。笔者认为1894年之前李鸿章英国观主要是来自间接途径和方式,而1896年李鸿章访问英国才让他更直接接触到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了李鸿章英国观的形成。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李鸿章通过“常胜军”的建立与裁撤、“苏州杀降”事件以及“阿思本舰队”事件接触和认识了包括戈登等众多英国人士。不仅对英国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先进性有了了解,而且对英国试图控制“常胜军”和舰队的指挥权以扩张在华利益有了进一步认识。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李鸿章英国观的发展。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通过前人著作、报纸译著、驻英公使等途径认识到英国发达的经济、强大的海军以及先进的海军教育。同时也认识到了经济的发达主要依靠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另外电报和铁路的普及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海军不仅依靠先进的海军理论知识作支撑,更是需要威力十足的舰船作后盾。为了训练北洋水师,李鸿章还重视引进英国海军军官帮助训练士兵,在这过程中士兵素质得到提升,海军管理得到改善,同时中英在军事指挥权上的矛盾也在加深。李鸿章认为英国海军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海军人才,在于海军教育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创办学堂和舰船操练相结合的方式。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李鸿章英国观的深化。1896年李鸿章访问英国,在访英过程中,李鸿章主要考察英国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工业建设。公共服务行业主要介绍英国银行、铁路、电报行业的发达。此外通过参观英国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认识到英国工业的发达。此前李鸿章通过驻英公使了解关于英国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此番考察英国议会,对西方政治制度优越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关键词】:李鸿章 英国观 北洋海军 访英 洋务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3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一) 研究目的8
  • (二) 研究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9-12
  • (一) 国内研究现状9-11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12-13
  • (一) 研究方法12
  • (二) 研究创新12-13
  • 第一章 李鸿章英国观的形成13-25
  • 第一节 “常胜军”问题和李鸿章与英人的初次接触13-22
  • 一、“常胜军”的建立与影响13-16
  • 二、“苏州杀降”和李鸿章与戈登的矛盾16-19
  • 三、李鸿章与“常胜军”的解散19-22
  • 第二节 “阿思本舰队”事件与李鸿章的认识22-25
  • 第二章 李鸿章英国观的发展25-51
  • 第一节 李鸿章对英国经济的认识及相关实践25-33
  • 一、李鸿章对英国经济的认识25-27
  • 二、金陵制造局的建立以及英人马格里的作用27-29
  • 三、中英铁路修建中的矛盾及李鸿章的认识29-31
  • 四、倡议设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西学著作31-33
  • 第二节 李鸿章对英国海军的认识与北洋水师舰船的购置33-46
  • 一、李鸿章对英国海军的认识34-35
  • 二、购置英国舰船35-38
  • 三、对英国舰船认识的转变与改购德舰38-41
  • 四、任用琅威理训练北洋海军41-46
  • 第三节 李鸿章对英国海军教育的认识与赴英留学生的派遣46-51
  • 一、对英国海军教育的认识46-47
  • 二、赴英留学生的派遣47-51
  • 第三章 李鸿章访英及其英国观的深化51-59
  • 第一节 对英国公共服务行业及工业的考察与认识51-55
  • 一、对自然人文景观及文化教育的印象与认识51-52
  • 二、对英国公共服务行业及设施的考察与认识52-53
  • 三、对英国工业的考察与认识53-55
  • 第二节 对英国政治制度的考察与认识55-59
  • 一、对英国政治制度的考察与认识55-57
  • 二、关于李鸿章访英的报道与评价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7
  • 致谢67-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思聪;王佩弦;;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晚清海防著作译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张宏;;晚清曾纪泽的先进西方文化观与历史局限[J];兰台世界;2013年33期

3 于海君;;试论洋务运动时期郭嵩焘的中西文化观与和平外交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那世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西书翻译及其特点[J];图书馆学刊;2012年04期

5 张金超;;甲午战前的海军留英教育与中国近代化[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1期

6 戚海莹;;洋员与北洋海军的创建和发展[J];学术研究;2010年08期

7 刘晓莉;;晚清驻英公使对英国政情的考察和反思[J];中州学刊;2008年02期

8 方红姣;;曾纪泽之西学观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9 雷颐;;“中国兵权不可假与外人”——曾国藩、李鸿章与“阿思本舰队”[J];世界知识;2005年22期

10 周彦宏;;谈曾纪泽的对外认识[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新萍;晚清士大夫的英国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曹世霞;江南制造总局的海防译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3 王茜;薛福成出使生涯对其外交思想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4 赵健;李鸿章创办洋务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静;晚清变局中的角色转换——刘瑞芬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庆明;浅析曾纪泽的西方文化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继嵘;论郭嵩焘的经济近代化思想[D];湘潭大学;2007年

8 刘振华;晚清政府向西方购买舰船过程与其中的人事考察(1874—1884)[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华珍;晚清驻欧使节与海军近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李鸿章的英国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2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