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市民社会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03:31
【摘要】: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世界的改变,已经深刻颠覆了很多传统领域,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且,这种变化的趋势可能还会类似“摩尔定律”,呈现几何级数的加速变化趋势。因此,由信息技术及其衍生科技对于未来世界的影响很值得研究和发掘,它们对由单个个体联结组成的、构成国家和观念上层建筑基础的市民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市民社会理论为基本框架,以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霍布斯、洛克、卢梭以及葛兰西、哈贝马斯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考为理论线索,结合当今时代信息化影响下的社会结构和关系发生的种种新变化、新特征,在继承与创新中概括出“市民社会”发生的种种变革及其深远影响。本文立论和研究力求着眼于时代,着眼于问题,着眼于实践,探讨信息科技对当今时代和社会产生的深层次的影响。在研究框架上,本文选择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交往方式、公共权力等四个与市民社会密切相关的方面展开研究,其中生产方式是从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之间关系视角分析,社会结构是从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视角分析,交往方式是从构成市民社会的个体间人际交往和媒介选择视角分析,公共权力是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互作用视角分析,四个维度涵盖了市民社会的内涵和外延、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以便于全面达到分析研究的目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选题聚焦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以技术哲学的反思性品格考量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市民社会的真实影响,在技术日益昌明的当下重申人的主体性精神和价值尊严,实现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此,本文在研究理路上主要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为分析工具,在章节布局上分别从互联网对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交往方式(系统世界与生活世界)、公共权力(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入考察了互联网影响下的市民社会的结构、特征和发展变化,审慎探讨了网络市民社会、网络交往行为理论、网络公共权力、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族主义等一系列新出现的科技哲学、网络政治学等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研究得出的基本观点是,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它不仅是作为技术工具性的社会生产动力,而且通过为其它生产要素赋能优化整个生产力结构;同时,信息技术塑造了新的交往媒介,重构了社会交往模式和结构,这使得市民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其次,市民社会虽然是决定现实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的总和,但上层建筑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以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权力部门将动用各种文化、宣传、教育、法律、道德等工具规范、调节和约束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进行长程博弈,而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将会出现差异悬殊的局面。再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内在规律和逻辑脉络,人类无法阻挡信息技术及相关的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因此未来非生物智能超越生物智能的“奇点临近”或将不可避免,而人类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对于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局我们的思考远远不够。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创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未来,本文认为技术进步的脚步是难以限制的,忧虑和恐惧于事无补,关键在于通过人类的理性自觉掌控未来。我们应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捍卫人的尊严和价值,尽可能克服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培育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健康生态,提高人们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素养,完善信息时代的法律法规,同时接受变革、适应变革,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更加不确定的未来。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3.09;D032
本文编号:2740574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3.09;D032
本文编号:2740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4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