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

发布时间:2020-07-09 14:36
【摘要】: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是道德教育的固有功能属性,对两个性质的概念厘清与梳理是对德育元理论的构建与补充。国家层面的共同体按照预期的功能效应来选择和设计道德教育活动,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知识生产被打上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构成意识形态性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双向内涵。而道德因人类面临的共同伦理风险和道德个体社会化在情感培育上的经验共通性,使跨阶级性、具备普遍意义的道德教化和道德内容得以存在,使着眼于全球视野与人本性的非意识形态性成为可能。高校道德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德育目标、价值生产、教育方法等德育实践中呈现,构成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价值功能的一体两面,并以意识形态性为主,非意识形态性为辅的关系有机统一于其中,一同助力以“实然——应然——必然”为内在逻辑的高校道德个体社会化进程。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已有的实践经验中,两个性质也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遭多元价值挑拨、泛政治化倾向使道德教育失衡、共同价值受道德相对主义分解和道德情感培育缺乏长效机制的发展困境,使性质遭受消解与偏离。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上分别呈现出道德冷漠与功利化、宏大叙事兼顾微观德育和网络文化生态“流量化”的特征,这些转向的内在寓意和要求与两个性质的要义内核具有匹配性,对今后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彰显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下,结合时代转向与现存困境,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趋势探索有三个维度:共同体“融入世界,扎根中国”价值取向的巩固、个体“微观德育,回归生活”情感培育的落实和对网络德育环境“先破后立,增进凝聚”的适应与创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困境破解是建立在这三个维度基础之上,以更加具体和更具现实意义的方式探索实现共生发展的路径,在“三维趋势”的路径探索中使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达到更高程度的共生与统一。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1
【图文】:

条形图,网民,结构对比


士学位论文逦趋势思索: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时代转向与共生发展逡逑育环境:网络发展使文化生态呈现“流量化”趋势逡逑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与生活进一步逡逑破了时空界限,也改变了我国公民传统信息获取和社交方式。如图2、逡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逡逑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逡逑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而在我国网民群体年龄结构与职业分布上,目逡逑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高达26.8%,在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的占逡逑17年来连续排列第一,高达25.4%。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空间逡逑90后青年大学生重要的聚集、活动和实践的场域,“互联网+邋”时代信逡逑高速发展,也通过这一场域对高校学生和其所处的文化生态产生不可逆逡逑30.0%逡逑26,8,。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木林;;高校道德教育改革对策探析[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李潇瀛;张俊;张发强;;关怀伦理视域下高校道德教育有效性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年32期

3 徐艳萍;;规范教化:高校道德教育的应然资源[J];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05期

4 闫彩红;杨晓燕;王萍;刘殿臣;;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以云南省红河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08年06期

5 高娃;;发展 反思——高校道德教育问题的窥见[J];语文学刊;2011年03期

6 李桂英;入世后的高校道德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2003年12期

7 郝永磊;;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评价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8 徐晓婧;鲍计国;;试论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9 朱雨;;刍议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融入[J];普洱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10 高歌;;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J];世纪桥;201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霞;胥春雷;;信息公开化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影响的思考[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周丹妮;;康斯坦茨大学两难讨论法在团辅中的运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武汉科技大学 陈维;高校道德教育应内化与外化结合[N];光明日报;2003年

2 王建华;趋小 趋实 趋情 趋活[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记者 杨月 胡姹;大学生调研说“三浮”现象[N];北京日报;2009年

4 陆志坚;嫌母贫穷“丢脸”其实很可怜[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5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杨燕;论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N];山西青年报;2013年

6 陈晓玉 高秀芬;浅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N];河北日报;2006年

7 刘宁 金玉珠;培育大学生的体育精神[N];吉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星;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鸽;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及策略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

2 林威;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D];浙江大学;2019年

3 陆培洁;关怀理论视野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佳珂;中日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8年

5 刘博文;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

6 魏宇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7 巨虹;网络文化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崔熠峰;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9 王潇;加拿大高校道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林华蕊;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借鉴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7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47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c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