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贝歇学派“类型学”的理念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30 00:20
【摘要】:贝歇学派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着非凡影响力的摄影流派。1976年,贝恩德·贝歇被任命为杜塞尔多夫国立艺术学院第一位摄影专业教授,在后来的几十年里,贝恩德·贝歇及其夫人希拉·贝歇和他们的学生逐渐形成了贝歇学派,其中包括了像托马斯·施特鲁斯、安德烈斯·古斯基、托马斯·鲁夫这样当今著名的摄影艺术家。本文在影像分析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贝歇夫妇及其弟子的摄影作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贝歇学派“类型学”的形式与风格。本文共分为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对贝歇学派“类型学”形式的研究。主要从四个点来论述:贝歇夫妇及其贝歇学派概述;贝歇学派生成的理论语境及其理论意义;贝歇学派生成的社会语境及其社会意义;贝歇学派的理念。第二章重点解读贝歇学派“类型学”的风格。主要从三个点来讲述:贝歇学派“类型学”和传统摄影“类型学”的比较;对历史学方向的影响;贝歇学派的发展及风格。第三章则是我基于贝歇学派“类型学”进行的创作实践及其分析。贝歇学派“类型学”的摄影手法给了我创作的启发,贝歇夫妇及其弟子们使用大画幅相机进行记录,同时我也热衷于传统摄影工艺,在传统摄影工艺中,我们不能立刻看到影像,但我们能够学会沉思、学会欣赏创造性的过程。总之,贝歇学派,作为一个特定历史状态下而产生的摄影流派,与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关,他们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类型学”摄影,使之更为完善和全面,如拍摄题材、拍摄手法的选择方面以及作品的展示方面。可以说,贝歇学派“类型学”不仅为摄影手法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范本,同时又在某些特定时期记录着人类的文化历史,如贝歇夫妇的工业景观和安德烈斯·古斯基的全球化影像等,他们将纪实摄影所倡导的客观性表达与摄影家主观思想情感的艺术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贝歇学派“类型学”形式与风格的分析与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摄影“类型学”手法,充分发挥摄影艺术的魅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4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顾铮;希拉·贝歇;曾力;刘铮;秦霈;毛明超;;让“对象”说话——希拉·贝歇访谈[J];东方艺术;2012年10期

2 杨莉莉;;图像趋冷还是意义趋冷: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的本土化研究[J];美术研究;2009年04期

3 杨莉莉;;客观即减法——论托马斯·鲁夫的摄影和新媒体艺术[J];美苑;2008年02期

4 贺云翱;毛敏;;类型学——考古学者的“利器”之一[J];大众考古;2013年02期

5 张葱;Bernd;Hilla Becher;;以庄重的姿态,高贵的恒心——贝歇夫妇的摄影艺术[J];明日风尚;2012年07期

6 姜丽丽;;图像世界新的构造者——论摄影家安德里亚·古斯基[J];美术大观;2012年06期

7 林昱;Caly Moss;;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虚构创造真实之隐喻[J];艺术界;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774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74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