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0:54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从国际情况看,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新中国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封锁。从国内情况看,由于长期受到战争的破坏,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但是,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初步实践积累的历史经验,加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建设思想的指导,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建设实践创造了一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领导人民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建设,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开展全国范围的禁烟禁毒运动和大规模禁娼运动,净化了社会风气。通过对农民、工人和工农干部开展扫盲运动,大大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妇女权利,使妇女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开展城市公共卫生治理,使人民的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坚持统筹规划开展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建设具有转折时期的鲜明特征。新中国社会建设是在打破旧的社会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现出破旧立新、国家力量为主导和重视政治动员机制的鲜明特征。另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建设还体现出榜样的引导作用和教育与法律相结合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建设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摸索中进行了社会建设的初步实践,特别重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重视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这都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建设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232;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俊;;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05期

2 王先俊;;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赵志宇;杜君;;浅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团结教育[J];理论学刊;2011年01期

4 王晓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资企业政策探析[J];北京党史;2010年02期

5 何薇;;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利用和限制[J];党的文献;2010年01期

6 缪昌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公私关系的认识及其政策分析——以1949—1952年间的南通地区为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7 朱薇;;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对历史文献的解读与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4期

8 王晓明;杨留堂;;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对工会理论的主要贡献[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唐世刚;郭学军;;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文化安全建设思想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04期

10 陈位志;;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社会事业的政策与实践[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文利;;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社会习俗的变革[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谭本基;;邓小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执政党能力建设理论的贡献[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师吉金;;试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状况的变迁[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徐琳;;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对储蓄政策的影响研究(1949—1956)[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5 ;总论 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光辉篇章——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就与主要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6 杜英;;上海都市文化一方领地之变迁——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小报的改造(1949—1952)[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曹晋杰;;周恩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重大贡献[A];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姜晓敏;;谈董必武关于罪犯改造的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龚学增;;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经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10 张颖;;毛泽东与建国之初的中英建交谈判[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海 公磊;“亲历了开国大典,也看到祖国富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本报记者 瞿剑;中国能源60年:成就非凡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佟荣满 通讯员 刘粤波;从手工作坊到完备现代体系[N];邯郸日报;2009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作家 王蒙;说说“怀旧”情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本报记者 滕艳 本报通讯员 司徒瑜;大地飞歌[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6 朱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矿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7 记者 初霞;邹新生会见俄罗斯客人[N];哈尔滨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马跃峰 冯华 赵永新;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原;事迹感人 反响强烈[N];人民日报;2011年

10 郑振铎之子 郑尔康;一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嘉;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张青红;新中国成立初期协商民主探索与实践(1949-1956)[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熊辉;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张少鹏;民初的国家主义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曙新;探索中的双重变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思源;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8 张东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商志晓;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文炳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成玲;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2 温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全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丰产运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海格;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李雪宾;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对美国政策的演变[D];安徽大学;2011年

6 高运坦;新中国成立初期剿匪斗争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7 肖学祥;1949-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转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孙丽苹;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仇光淑;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慧;刘少奇对新中国建国初期国情的认识[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7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97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