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20:19
【摘要】:“21世纪的发展无非是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增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能否重视和培育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存发展能力。世界各国都竞相制定并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提升本国文化优势、推动文化建设不断进步。处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中国文化,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和推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有效运用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能力。使中国的文化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试图从宏观角度比较系统全面地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问题。探讨文化发展模式的思想内涵、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探索过程,以及推进策略等重大问题。以中国现实的文化发展理论研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中国文化发展模式的规律性,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模式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做出理性的分析与概括,力图归纳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东西,不断推进这一模式的完善与创新,推动文化发展问题的整体研究和思考,为中国文化未来顺利发展提供思路。 第一章为一般理论阐述。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文化、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等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对它们的基本特征、功能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进步上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发展理论,国外学者的文化发展思想,传统文化发展思想的精华,以及中国学者的文化发展模式理论等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 第三章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框架体系。 第四章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文化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模式的有益启示。从而为我们党正确选择和持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它的社会功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提供借鉴与参考。 第五章与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的框架构建与推进策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并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模式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1;G120
本文编号:2797540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1;G12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田钰莹;张小升;;新农村建设中河北农民普惠型闲暇文化生态的构建[J];商;2014年20期
2 兰岚;;浅谈新形势下群众观的精神所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3 田钰莹;张小升;;新农村普惠型闲暇文化覆盖体系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2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四学;创学视域下的中国文化理论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廖文;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文捷;基于文化强区战略背景下的宁夏文化发展路径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7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9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