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影响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09:59
【摘要】:泰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非常密切,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历史的记载,泰中两国外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可追溯到泰国素克泰王朝也就是中国宋代时期,中国文学伴随着泰中贸易以及华人移居进入泰国。对此许多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两国文学的关系,尤其是泰国社会对中国历史演义小说和港台武侠小说的接纳与认同有许多研究文章。虽然泰国学界对这两类文学作品对泰国各界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还是缺乏更为深入研究,尤其是深入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的影响。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在泰传播,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泰译本的出现,大大扩展了这些经典作品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对泰国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泰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鲁迅的《阿Q正传》被译成泰文,所出版的泰译本书籍刚面世,就被泰国读者抢购一空,在泰国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震动。从此,接受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温床在泰国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学在泰传播与存在的关键,在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读者的主观意识在阅读时吸取并接受作品中的精神食粮、美学和艺术修养起着主导作用。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 第一、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在泰的传播途径,解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泰译本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从传播方面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与形式在泰国传播,而在诸多传播渠道与形式中,起最大引导作用的当属作品的泰译本。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在泰国传播,曾在两个时期遭受泰国政治风暴的打击,即1939-1944年和1958-1961年。这两个时期,泰国政府实施反共政策,境内的中文报纸几乎都被查封,凡是用汉字写成的文学作品都被泰国政府视为禁书。1975年泰中建交后,这种情况逐渐改变,泰国文坛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文化和艺术上拥有深厚素养,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得以又一次繁荣发展。作为泰国皇室成员的诗琳通公主,在泰中建交不久就率先参与中国文学翻译活动,连年翻译了多部中国文学作品,并写下多篇中国游记,不仅为泰国人民做出了榜样,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泰广泛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80年代到现在中国文学翻译比较多样化,但没有注重翻译某些特殊作家的作品,文学创作与市场销售业绩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泰国“为人生”文学思潮以及泰国激进知识分子、作家的关系,探析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为人生”文学思潮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从总体情况来讲,在泰国“为人生”文学诞生的阶段,尤其是该文学流派的学者、作者在寻找理论依据及发展方向时,受中国现代文学影响不少。泰国作家乌栋·斯素瓦(Udom Srisuwan)借鉴西方与中国文艺思潮尤其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在他《从文学看社会、从社会看文学》的文章中,对泰国文坛提出“文艺为人生”的口号,从而引起当时泰国文坛的争论,许多泰国激进作家对这种观念均表示认同与接受,开始迈向文艺为人生的创作道路。泰国“为人生”文学进步作家是在学习并领会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之后,从而开始创作他们的作品。他们还发现,鲁迅的代表作品《阿Q正传》所描述的中国社会病态与当时泰国的社会很相似,并呼吁泰国人对社会进行改革。1973年10月、1976年10月泰国爆发了反抗军人政府的革命运动,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即是学者、大学生们受进步文学思潮的影响。 第三、研究泰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从泰华文学的演变进程和继承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华文学诞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五四”新文学与泰华文学的兴起息息相关,“五四”新文学是促发泰华作家在泰顽强创作的精神力量与思路灵感的源泉。诸多移居泰国的华人作者早期曾接受中国大陆的培养教育,受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启迪,感受较为强烈,创作常常是有感而发。新文化运动主张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始终是泰华文学坚守的创作方向。抗日救亡运动的精神,曾成为泰华文坛的主流思想,追悼鲁迅的活动是这种文学思潮的高峰。 第四、鲁迅作品的接受与研究。剖析鲁迅作品在泰很受欢迎的原因,并详细探析泰国对鲁迅作品研究的状况。鲁迅作品在泰问世初期,之所以能产生深远影响,是因为以《阿Q正传》为代表的作品,迎合了当时泰国社会的需要。这种影响力已超越文艺审美的价值,进而体现出社会功能的价值。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吸引着为政改寻求出路的进步知识分子。当时泰国知识分子视鲁迅为革命图解的象征或某种政治理念的符号。这些激进的泰国文人在军人独裁政府的压迫下,对政局感到绝望,希望从异国文学作品中如鲁迅作品等借鉴社会改革的经验,来改变军人专制的恶劣局面。除了寻找政改观念之外,一些泰国学者还通过学术理论体系研究鲁迅及其著作。上世纪80年代泰国对政治与文艺管控有所松动,泰国学者主要通过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的思想,并对鲁迅作品的文学体裁、艺术特色、语言描写和人物塑造等进行探讨。 总之,本论文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影响的初步研究与探索,笔者尝试通过上述的视角对泰中文学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做出有一定价值的贡献,为泰中两国文学交流尽一份力量。由于自己学识有限,在论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了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能得到师长、专家的批评指正。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10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全球化背景下的泰国高等教育改革特点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高晓琦;;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作品的模糊美[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何曙;;试论姚斯的接受美学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4 洪林;泰华文学40年概论[J];东南亚;1994年04期

5 龚浩群;;泰国政治现代化研究述评——站在非西方国家的角度思考[J];东南亚研究;2008年03期

6 张锡镇;;泰国民主政治的怪圈[J];东南亚研究;2009年03期

7 张美君;;试析泰国政治动荡的周期性[J];东南亚研究;2010年03期

8 高伟光;;泰华文学与泰国华人的身份认同[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方尤瑜;;论泰华客籍作家的创作特色[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训涛;泰国华文文学的文化特质及与政治之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9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99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c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