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民革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发布时间:2020-08-23 19:13
【摘要】:本文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为研究主题。 大革命失败后,民革创始人开始了新的革命探索和实践。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民革创始人渐渐认识到,军事斗争不是解决国家政治问题的有效途径,政治协商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政治问题的妥善解决。民革创始人对政治协商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抗战胜利后不久召开的旧政协会议,虽因国民党单方面撕毁政协决议而宣告失败,但它让国人认识到政治协商模式对于促进国家政治问题的和平解决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民革创始人从旧政协的失败和自身政治斗争的受挫中认识到,建立国民党民主派统一的政治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久民革正式宣告成立。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以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五一”号召后,民革同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围绕中共的号召展开了热烈讨论,随后予以热烈响应。民革开始走上同中共合作的道路。民革积极参与了新政协运动,同中共密切合作,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实现了自身政治态度的转变。这为民革参加新政协会议,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同民革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长期合作中,认识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特殊作用,建立的新国家制度必须能够最大限度吸纳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他们经过充分协商,决定建立一种新型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革积极参与了新政协筹备会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新政协会议各重要文件的起草和修改,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见和建议,推动了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对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6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关于周恩来与共同纲领起草过程的一组文献(一九四九年六月——九月)[J];党的文献;2003年02期

2 孟红;;新中国《共同纲领》诞生记[J];党史纵览;2009年05期

3 ;毛泽东与《共同纲领》的制定[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年01期

4 任彤彤;刘秀丽;;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成因分析[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徐育苗;;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6 杨德山;;历史的必然选择 现实的当然要求——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J];前线;2009年06期

7 刘书札;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体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8 龚育之;;关于建国宣言和共同纲领的几个问领[J];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7年01期

9 杨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J];中国统一战线;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祥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研究(1949-1956)[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洪淼;政治协商机制的形成和演变[D];山东大学;2006年

2 吴根生;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演化与完善[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1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01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