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马来西亚与英国关系研究(1945—1971)
发布时间:2020-08-26 06:12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关系以及世界历史都开启了新的篇章,呈现出新的内涵。英国作为前殖民大国,尽管从日不落帝国急速衰落,但同马来(西)亚仍有着一以贯之的历史脉络渊源。1945—1971年是英国与马来西亚关系中尤为重要且变化多样的历史时期。而其关系的演变并非受单个层次而是受多重建构的影响,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视域出发,以温特的观念身份认同建构理论为核心论据,通过分析国际体系文化建构下共有观念的内涵、双方对各的自身份建构以及互动下的对方身份认同,来探讨阐释在这一时期英马关系的演进过程及本质原因。本论文分为五章,可总体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出建构主义理论对本文的指导作用,表明建构主义应用借鉴了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丰富内涵和学术思考,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路径,具有理论方法的文化维度思考、身份认同机制的外交决策体现以及解读国家行为体间关系的建构模型等特点价值。最为重要的是,温特建构主义理论是基于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观念主义的本体论以及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将共有观念下的身份认同、观念建构机制以及结构互动作为其区别于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新颖创新之处,用观念建构利益,利益决定行为的核心内涵阐释出“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则是分阶段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下,英国和马来(西)亚关系演进的身份认同影响作用。论述双方身份认同的变化本质及成因,分析梳理双方如何斡旋于民族主义、反共主义以及殖民遗产等问题下,进而发展成由合作到疏远再到分离的国家关系演进过程。第三部分则认为国家体系文化观念分配、国内自身政治经济的“激励作用”以及双方的互相建构是英国同马来西亚关系变动的三方面重要原因。体系文化从霍布斯式向洛克式的转变必然深刻许多历史渊源深厚国家的身份观念建构,民族自决独立权以及共产主义的蔓延拓展将会带来国家行为体身份地位的重构;而国内矛盾的解决处理诸如英国方面的英国病、共识政治、三环外交等势必也与自身身份定位进行调整有着重要联系;最后马来西亚同英国双方对各自的身份认同和观念变动互动也将对两国外交关系演进产生深刻影响。总之,从建构主义视域下研究英国与马来西亚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关系演变提供了一种学术研究新思路新方法,也让对文化层次的重视更多地发展在历史学之中,毋庸置疑是值得去做的学术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856.1;D833.8
本文编号:2804814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856.1;D83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庞卫东;;再议英国在新马合并与分离中的态度和作用[J];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2 沈燕清;英国在马来西亚联邦建立及分裂中的角色分析[J];东南亚;2005年02期
3 何跃;二战后英国在东南亚的非殖民化研究现状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王成;从西方化到本土化:英国的殖民统治与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J];史学月刊;2003年08期
5 黄云静;马来西亚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兼论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问题[J];东南亚研究;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804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0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