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2.29;TU201
【部分图文】:
“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镇化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摘自普利茨克奖评委会主席对王澍获奖理由的 选题缘由当前,广西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认定的传统村落数目极少,分布呈现“西南少,山区多、平地少”的不平衡格局,且大多处于非物质与物质遗失的濒危状态,民族文化势微,村民自我价值认同感逐渐消失,村落空散破损,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村落内部空心化的同时外围又变得村落过度现代化等问题严重(见图 1.1)。诚然,传统村落的外部政治文化环境改变了,内部乡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改变了,营建房屋的技术源也改变了,传统村落及建筑的改变也是必然的,但如果对村落及建筑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性、抽象、本质性存在的“时空”缺乏足够认知与重视,不能理清它与“环境”、“人”、“技术”的传承与更新关系,就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皆知,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更新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
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更新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图 1.2 传统与现代分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龙腾村的大勒峒鸟瞰)Fig1.2 Separ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来源:自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占江;包智明;;“费孝通问题”与中国现代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刘哲;;广西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发展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4年11期
3 潘桂媚;周鸿;;空间视域下民族文化经济的发展问题研究——以广西仫佬族依饭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4年08期
4 李浈;杨达;;固本留源 关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构造特征及其当代传承的探讨[J];时代建筑;2014年03期
5 王澍;;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J];建筑学报;2014年01期
6 冯平;汪行福;王金林;孙向晨;徐洪兴;邓安庆;;“复杂现代性”框架下的核心价值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7 吴艳;单军;;滇西北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研究[J];建筑学报;2013年05期
8 顾大庆;;建筑师如何感知空间——兼论连续空间的视知觉机制[J];世界建筑导报;2013年02期
9 非亚;;广西传统建筑:关于现代性转化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2年12期
10 王雪松;曹宇博;;“藏风聚气”与传统村镇风环境研究——以重庆偏岩古镇为例[J];建筑学报;2012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郦大方;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与住居空间解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石拓;中国南方干栏及其变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婷;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及其实践理性[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6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7 王莉莉;云南民族聚落空间解析[D];武汉大学;2010年
8 刘祥学;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付从稳;白裤瑶粮食储藏与加工方式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2 陈一凡;侗寨传统建筑装饰图像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周杰;原生态视野下的广西黑衣壮传统民居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陆丽君;左江壮族传统文化景观研究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郑景文;桂北少数民族聚落空间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9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2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