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警务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523.3
【部分图文】:
这些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互交织,对次区域警务合略价值的凸显是合作的内在动因是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方略。[55]一战略价值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相对地理某国与邻国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该国家或地区自身综合响力。[56]中南半岛国家与中国有长达5080 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它在海上也与中国有直接交错。中南半岛具有斯皮克曼说的边缘地和印度洋,背靠广阔的亚欧大陆。同时,它还是亚欧“心脏地带之间的缓冲地带,是中国西南打通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出海口的必国而言举足轻重。因此,独特的地缘战略价值是中国参与澜湄次因。
图 2 1998-2015 年东南亚国家罂粟种植情况[73]地区的毒品不仅产量大、种类多,而且越来越武装化、隐蔽化,贩毒路线,呈现陆海空、全方位配合的“立体化”态势。仅陆路就有18 条,其中内的陆路通道有6 条,通往泰国的有5 条,通往印度的有4 条,通往越南条,通往孟加拉的有l 条。[74]
图 2 1998-2015 年东南亚国家罂粟种植情况[73]本地区的毒品不仅产量大、种类多,而且越来越武装化、隐蔽化,贩毒路线也在不断拓展,呈现陆海空、全方位配合的“立体化”态势。仅陆路就有18 条,其中,通往中国境内的陆路通道有6 条,通往泰国的有5 条,通往印度的有4 条,通往越南、老挝的各2 条,通往孟加拉的有l 条。[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俊华;王浩然;;论“一带一路”背景下次区域合作安全问题的治理[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2 叶建木;张帆;熊壮;张权;张超;;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有效吗?——空间结构与治理模式的联合调节效应[J];中国软科学;2018年04期
3 柳建文;;“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次区域合作问题研究[J];国际论坛;2017年03期
4 张敏;;欧洲次区域发展内涵及中欧次区域合作现状与前景[J];世界知识;2017年15期
5 吴兆礼;;印度主导的南亚次区域合作缺了一角[J];世界知识;2017年16期
6 卢光盛;金珍;;“澜湄机制”: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新尝试[J];世界知识;2015年22期
7 步少华;;中欧“次区域合作”:动力与未来方向[J];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02期
8 曲望;;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J];时代报告;2019年06期
9 肖金成;;促进国际次区域合作 加快边境地区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10期
10 王海峰;;积极推进全方位次区域合作机制建设[J];国际贸易;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来喜;;大湄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及重点城市发展问题[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李义敢;唐新文;赵世坤;;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规划建议[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3 李义敢;;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西部开发的重大战略[A];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义敢;唐兴文;赵世坤;;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规划建议[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5 胡鸿章;胡锐;;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看云南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彪;;中蒙俄国际次区域文化旅游合作研究[A];鄂尔多斯学研究会2016年论文集[C];2016年
7 宋飞;;基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视角的云南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8 许建英;;中蒙俄经济走廊与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经济圈建设研究[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7年第1期 总第10期)[C];2017年
9 肖金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与展望[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09~2010)[C];2010年
10 韦苏P";;面向我国开放经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A];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刘旭;湄公河次区域六国联合“打拐”[N];中国妇女报;2019年
2 记者 汤瑜;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反拐进程第十三届高官会举行[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年
3 记者 陈希 通讯员 钟建华 肖玮;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反拐进程第13届高官会暨六国联合打击拐卖人口行动总结会举行[N];人民公安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莫莉;澜湄合作成为次区域合作典范[N];金融时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薛帅;跨越五省四国的“好戏”已经上演[N];中国文化报;2017年
6 邓道勇;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渐入佳境[N];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毛莉;“澜湄”次区域合作新花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8 曹轶 王昕 杨媛媛;阿拉伯国家“向东看” 次区域合作增新内涵[N];中国信息报;2014年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贾若祥;我国国际次区域合作再开新篇[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10 记者 武_
本文编号:2829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2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