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视觉政治:当代法国左翼美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7:00
   当代理论呈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特征,美学理论、文学理论、文化理论以及艺术理论多元交织。视觉政治作为当代感觉政治/感知政治中的重要一维,无论是主观感觉的构成结构还是感知方式的表达,都彰显着社会性的生成因素与政治性的运作机制。基于当代法国左翼美学思想的叠合性及其理论的内部差异,其视觉政治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理论旨趣。论文以五月风暴为时间节点,展开阿尔都塞以降当代法国左翼思想家关于视觉、图像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美学问题研究,在内容上主要分为观看的政治、视觉表征系统与图像生产、视觉的表达机制以及视觉政治的影像化表达四个章节。观看的政治分析建立在对主体、主体性以及现代性等问题的反思之上,呈现为对主客体关系、观看对象和观看行为的动态阐释,揭示观看机制背后隐匿的复杂政治文化意蕴以及权力展演机制。梅洛-庞蒂通过观看的主客体关系考察从不可见到可见的运作机制,拉康凝视理论揭橥视觉欲望、身份认同与身体感知等要素在观看行为中的重要义涵,福柯则在权力与话语的链接中置入对现代社会的视觉性批判。在当代视觉表征系统与图像生产的研究中,居伊·德波、鲍德里亚、保罗·维利里奥等人析离出马克思时代商品社会在当代的多重幻化形态,“景观”、“拟象”、“仿真”等灌入资本意识形态的符码存在构成当代新型视觉表征系统,并形成对实存世界的隐性暴力统治。而视觉技术与图像增殖的双向互动更是实现了对人的感知方式与经验方式的重新塑造与改写。视觉的表达机制作为视觉政治研究中的重要一维,主要讨论视觉表意模式与感性传达之间的政治性制约因素。巴特的神话分析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皆呈现出图像的修辞、编码与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揭露由意识形态精心编织的视觉审美幻象。朗西埃则提出以图像体制呈现事物言说或沉默的方式,“图像句子”与“矛盾寓言”成为构筑感性经验共同体的新型艺术尺度。视觉政治的影像化表达契合当代美学问题研究,旨在探讨作为感性经验集合装置的影像如何实现对可感物的呈现以及对理念的感性拜访,考察电影这种具有独立品格的当代艺术先锋,如何凭借视觉化表达实现对现实政治的介入、对历史记忆的重新书写以及对赤裸生命的再度捕捉。从德勒兹到朗西埃和巴迪欧,影像艺术的政治姿态与感性逻辑表达复杂缠绕,“去图像化”成为拨开影像政治迷雾的有效方案,而“人民”这类以缺席的方式在场着的新生主角成为当代影像中极具美学锋芒的政治主体。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01
【部分图文】:

影像,伊凡,电影,山羊


究生学位论文 视觉政治:当代法国左也即不可再现之物的再现。如果第三意义是一种在“”的只言片语,那么在故事叙述与时间演进中它将占三意义”很显然是反叙事的典型,即在其自身的时间,影片中的第三意义所凭借的技术手段是与镜头、和语义群相区别的分镜头剧本,这种分镜头剧本反“钝义”的难以捕捉性就放佛从语言到意指的过渡的“电影性”极其罕见。因而“电影截图”(或“剧关键词如“情境”、“运动”和“自然”等之外的唯一能上,电影截图是电影整体性文本中的一个部分,是高级分配模式。在爱森斯坦的电影中,具备电影性的的“垂直阅读”。所谓“垂直阅读”是指超越影像线间”。“第三意义”是对显义的积极补充,如《伊凡)具有多重涵义。

影像,葡萄牙,电影,政治


图 4葡萄牙先锋导演佩德罗·科斯塔电影《回首向来萧瑟处》电影架内,可见与不可见之悖论且动态的关系如何不被同一化的主体行动,这便是当今视觉政治述中,“民主”并不是一个专门为区分统治形,相反,它在发明之初就是一个“不区分”事的权力正是无形且不断发出噪声的群体的混乱在对其所遮蔽和隐匿的声音之倾听中,除了那,也包含着对民主之内涵的颠倒与曲解。而“”则强劲地凸显出当代政治主体的弱势生成特融合感性经验的视觉装置所构筑的美学异托邦到影像中新的意识与感觉的革新,亦或者朗西等的影像表达机制,都致力于对主体的解放与塑之下的政治让治安失序中被剥夺了主体地位些从来没有被计算的部分,让不可见成为可见,

本文编号:2830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30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