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活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8 14:58
毛泽东生活观是毛泽东对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主体,以革命和建设为基本手段,以民族解放和人民生活幸福为价值旨归,探寻生活世界变迁规律,解决中国现实生活问题。毛泽东生活观具有主体性、民族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四个核心特质。论文以毛泽东生活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毛泽东著作为主要研究文本,采用文献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分析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整体结构、主体定位、精神意蕴与矛盾法则。研究发现,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突显群众主体的革命生活实践活动,从唯物辩证的内在统一把握生活世界的整体结构,其表现为四个统一: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及文化生活的统一,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其主体定位彰显了人民是生活世界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利益至上;其精神意蕴显示了敢于胜利的信仰力量,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其矛盾法则立足于对立统一性关照生活世界的矛盾,重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指出不同质的矛盾要使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毛泽东生活观既面向中国,又放眼世界;既把握了生活世界的发展规律,又探索了解决中国人民生活困境的方向,深刻地影响着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毛泽东生活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可以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因此,研究毛泽东生活观,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全面认识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A8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适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解决现实生活世界困境的要求
三、毛泽东生活哲学的现实性力量
四、研究毛泽东生活观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解读法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三、比较与创新相统一方法
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一、从哲学的视域系统梳理毛泽东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二、全面概括毛泽东生活观的独特内涵及其主要特质
三、以唯物辩证的整体视角和方法研究毛泽东生活观
第二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
第一节 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1921 年前)
二、形成阶段(1921—1937 年)
三、应用展开阶段(1937—1949 年)
四、复杂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第二节 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把握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
第三节 特质
一、能动的主体性
二、鲜明的民族性
三、深刻的实践性
四、彻底的革命性
第三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整体性把握
第一节 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
一、整体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规律
二、历史规律与人类生活发展相结合
第二节 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
一、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统一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第三节 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统一
一、物质生活是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统一
二、政治生活是党内、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的统一
三、文化生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统一
第四节 实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
一、生死观:为人民利益而生而死
二、人际观: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生活情谊
三、消费观: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履行勤俭原则
四、读书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四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主体定位
第一节 主体定位:人民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
一、主体思想的形成
二、主体思想的内容
三、主体思想的作用
第二节 主体动力: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一、理论基石: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过程
二、创新发展:只有人民才是生活世界的建造者
三、实践方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节 主体价值:人民利益至上
一、价值取向: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二、价值目标: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三、价值评价: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第五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精神意蕴
第一节 生活态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一、精神要义:生活向上、艰苦奋斗
二、精神动力:救国为民
三、精神实践: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第二节 理想信念:科学的共产主义
一、形成信仰:从大本大源到马克思主义
二、树立目标:从精神之个人主义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三、实践理想:从新村社会到共产主义
第三节 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
一、“两个务必”的综合成因
二、“两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三、“两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第六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矛盾法则
第一节 承认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分析矛盾:具体的事物实行具体的分析
一、定点分析:矛盾是共同点和特殊点的交汇点
二、定位分析: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三、定性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社会矛盾
第三节 解决矛盾: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一、旧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民族民主革命方法解决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武装斗争方法解决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用民主专政方法解决
第七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唯物论价值——唯物史观的继承和丰富
一、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革命战争离开物质力量是不行的
二、规律是客观和可知的:坚持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节 认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生活实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第三节 方法论价值——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论先导
一、根据生活决定意识原理,强调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根据意识反作用原理,强调发挥自觉能动性方法
三、根据对立统一法则原理,强调矛盾分析法
四、根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原理,强调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第四节 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理论基础
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现实力量
三、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
四、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832373
【学位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A8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适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解决现实生活世界困境的要求
三、毛泽东生活哲学的现实性力量
四、研究毛泽东生活观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解读法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三、比较与创新相统一方法
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一、从哲学的视域系统梳理毛泽东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二、全面概括毛泽东生活观的独特内涵及其主要特质
三、以唯物辩证的整体视角和方法研究毛泽东生活观
第二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
第一节 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1921 年前)
二、形成阶段(1921—1937 年)
三、应用展开阶段(1937—1949 年)
四、复杂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第二节 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把握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
第三节 特质
一、能动的主体性
二、鲜明的民族性
三、深刻的实践性
四、彻底的革命性
第三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整体性把握
第一节 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
一、整体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规律
二、历史规律与人类生活发展相结合
第二节 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
一、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统一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第三节 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统一
一、物质生活是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统一
二、政治生活是党内、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的统一
三、文化生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统一
第四节 实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
一、生死观:为人民利益而生而死
二、人际观: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生活情谊
三、消费观: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履行勤俭原则
四、读书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四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主体定位
第一节 主体定位:人民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
一、主体思想的形成
二、主体思想的内容
三、主体思想的作用
第二节 主体动力: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一、理论基石: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过程
二、创新发展:只有人民才是生活世界的建造者
三、实践方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节 主体价值:人民利益至上
一、价值取向: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二、价值目标: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三、价值评价: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第五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精神意蕴
第一节 生活态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一、精神要义:生活向上、艰苦奋斗
二、精神动力:救国为民
三、精神实践: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第二节 理想信念:科学的共产主义
一、形成信仰:从大本大源到马克思主义
二、树立目标:从精神之个人主义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三、实践理想:从新村社会到共产主义
第三节 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
一、“两个务必”的综合成因
二、“两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三、“两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第六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矛盾法则
第一节 承认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分析矛盾:具体的事物实行具体的分析
一、定点分析:矛盾是共同点和特殊点的交汇点
二、定位分析: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三、定性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社会矛盾
第三节 解决矛盾: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一、旧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民族民主革命方法解决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武装斗争方法解决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用民主专政方法解决
第七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唯物论价值——唯物史观的继承和丰富
一、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革命战争离开物质力量是不行的
二、规律是客观和可知的:坚持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节 认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生活实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第三节 方法论价值——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论先导
一、根据生活决定意识原理,强调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根据意识反作用原理,强调发挥自觉能动性方法
三、根据对立统一法则原理,强调矛盾分析法
四、根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原理,强调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第四节 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理论基础
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现实力量
三、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
四、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832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3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