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49.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时段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山雨欲来: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岭南大学
第一节 陈序经主政岭大
一、波折中陈序经出任岭大代理校长
二、治校有方:陈序经留任岭南大学校长
第二节 时变与迁校之议
一、迁校之议缘起
二、平津、华东及华北各院校对迁校态度
三、各院校不迁校动因分析
第三节 延聘名师与岭大去留
一、南迁学生与岭大去留
二、岭大延聘教授来穗执教
三、何以能延聘名师来岭大执教?
四、抓教授对岭大影响
第二章 除“旧”布“新”:岭南大学的因应与调适
第一节 岭大应变与自我调适
一、时局与岭大应变
二、岭大全面向新政权靠拢
三、适应新政权,岭大的自我调适
第二节 调适中政学间的紧张
一、政府介入岭大事务与岭大的疲于“应付”
二、购置书籍的自由与不自由
三、岭南大学“土改”
四、聘请教员受阻
五、涉外无小事
六、岭大招生风波
第三章 存废之间:朝鲜战争与岭南大学
第一节 奥斯汀事件与岭大回应
一、奥斯汀事件与教会大学的回击
二、岭大对奥斯汀事件的回应
三、“控美”后对岭大的影响
第二节 割断美援与工艺所风波
一、岭大彻底斩断与美国关系
二、儿童工艺所所有权之争
第三节 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
一、岭大经费筹措渠道
二、新政权成立前后岭大经费
三、经费短绌动因分析
四、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措施
第四章 走向落幕:岭南大学的裁撤
第一节 政局与美籍教师形象的流变
一、美籍教师“诲人不倦”的形塑
二、受到挑战的美籍教师形象
三、美籍教师“毁”人不倦形象的定型
四、岭大师生思想改造效果研判
第二节 岭南大学的消逝
一、院系调整缘起
二、岭南大学的院系调整
三、院系调整中的“杂音”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维伟;;双重代理的困境:上海“四反”运动中的工商联[J];近代史研究;2015年06期
2 刘诗古;;“失序”下的“秩序”: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中的司法实践——对鄱阳县“不法地主案”的解读与分析[J];近代史研究;2015年06期
3 赵晋;;1952年“五反”运动前后的私营工商业——以上海刘鸿生家族及其章华毛纺公司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15年04期
4 夏泉;蒋超;;三任华人校长与岭南大学的“中国化”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5 冯琳;;试论吴国桢案与孙立人案前后蒋介石之心路[J];近代史研究;2014年06期
6 湯一介;;父亲的矛盾心态[J];中国文化;2014年01期
7 刘建平;;一九五○年“辅仁大学事件”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02期
8 曹树基;李婉琨;;“大户加征”:江津县1950年的征粮运动[J];近代史研究;2013年04期
9 包丹丹;;1952年院系调整再解读[J];教育学报;2013年02期
10 陈红民;;台湾时期蒋介石与陈诚关系探微(1949—1965)[J];近代史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戍;时代变动下的私立大学—光华大学研究(1925-1951)[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宇;新中国对教会大学的接收与改造[D];苏州大学;2016年
2 张江;上海圣约翰大学接收与改造研究(1949-1952)[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文静;河南大学院系调整研究(1952-1956)[D];河南大学;2015年
4 曾繁烨;岭南大学农科史考察(1908-1952年)[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5 黄晶晶;建国初期广东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李芳;建国后教会大学的改造与调整[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靖;建国初期私立大学变迁[D];复旦大学;2010年
8 蒋超;岭南大学华人校长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严玲霞;建国初期复旦大学的院系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D];广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9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3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