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基于“结伴不结盟”原则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5:24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1996年建立至今已有22年,从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发展成为具有“高水平和特殊性”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结伴不结盟”原则的指导下,中俄关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双边合作的规模和质量都有所提升。然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中俄两国关系中的问题包括两国历史恩怨问题、“中国威胁论”问题、“一带一盟”对接问题以及“结伴不结盟”原则对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制约等等。论文以国际合作理论和地缘政治理论为研究视角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背景及内涵进行研究,并且简要梳理了基于“结伴不结盟”原则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自建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从历史恩怨、核心利益以及制度约束等方面分析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原因。论文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对策性建议:通过加强两国战略和人文互信,维护两国共同利益,摆脱零和博弈,正确处理俄美中三边关系,加强大国协调,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大局。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822.35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对中俄关系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研究
        (二)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体领域合作的研究
        (三)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工具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伙伴关系
        (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三)“结伴不结盟”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国际合作理论
        (二)地缘政治理论
第二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背景
        (一)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二)两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点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战略意义
    三、“结伴不结盟”原则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一)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1-1999)
        (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0-2012)
        (三)“高水平和特殊性”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3以来)
第三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一)两国民间互信度不高
        (二)核心利益不同影响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
        (三)“结伴不结盟”原则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二、原因分析
        (一)历史恩怨成为中俄两国人民的心结
        (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两国各自的外交使命
        (三)“结伴不结盟”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则
第四章 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对策性思考
    一、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一)加强两国民间沟通交流,培育情感
        (二)深化文化领域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互信和友谊
        (三)发扬中俄两国友好传统,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
    二、加强战略互信,促进互惠共赢
        (一)加强政治安全互信,树立新安全观
        (二)用合作共赢的理念妥善处理双方分歧
        (三)借助“上合组织”深化中俄战略协作
    三、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两国核心利益
        (一)缓和地区矛盾,维护战略平衡
        (二)中俄合力突破美国围堵,携手维护核心利益
        (三)正确处理中俄美三边关系,避免“零和博弈”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玲;;变与不变:普京当政对中俄关系的影响[J];紫光阁;2000年07期

2 顾佳琪;;新时期中俄关系之文化管窥[J];才智;2018年05期

3 刘莹;;新时期西方研究视阈中的中俄关系[J];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03期

4 巨慧慧;;俄罗斯转向东方对中俄关系的影响[J];学术交流;2016年12期

5 赵鸣文;;中俄关系:在复杂形势下奋力前行[J];当代世界;2017年03期

6 赵欣然;;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大事辑录[J];西伯利亚研究;2017年01期

7 孙连庆;;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大事辑录[J];西伯利亚研究;2017年02期

8 ;中俄关系拥有更大格局[J];时代金融;2017年22期

9 梁雪秋;;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大事辑录[J];西伯利亚研究;2017年03期

10 王超;;俄罗斯与中俄关系大事辑录[J];西伯利亚研究;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史亚军;多边框架中的中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登学;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岳巍;论1900—1924年中俄关系之特点[D];外交学院;2007年

4 Davit Arakelyan;中俄关系在中亚地区的未来走向:中国的“不贪婪”形成一种新型合作关系[D];山东大学;2016年

5 沈悦;东省铁路研究(1897-1913)[D];吉林大学;2014年

6 毛艳;中俄关系制度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都;基于“结伴不结盟”原则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IULIIA TISHINKOVA;金砖框架下的中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3 申娜;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钱网兰;中俄关系现状和中期发展前景[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7年

5 陈新宇;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形势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6 李俊福;普京执政后的中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张倩;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俄关系[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楠;中国对苏对俄政策与中苏中俄关系的发展[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王远飞;国家利益在50年中苏、中俄关系中的体现[D];外交学院;2001年

10 孙文斌;二十一世纪俄罗斯远东发展战略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本文编号:2851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51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1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