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数字化生存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22:52
   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深度应用迎来了人类生存的全新阶段——数字化生存时代。从整体上看,数字化生存进一步彰显了人的技术生存本质,空前丰富了人的精神存在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人的社会存在,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一次重大生存飞跃。数字信息技术是人类经历了原始自然技术——传统农业技术——现代工业技术之后的体现人的理性力量的最新技术,全面“座架”了现代社会,深刻重塑了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形态。一方面,生产劳动的联合智能、生活交往的立体迅捷、知识信息的海量增长等把人类带入了极其快节奏而又充满诱惑的现实生存时空;另一方面,由数字技术构造的美轮美奂的虚拟世界开启了人类虚拟生存与虚拟实践的全新征程,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反复切换已经成为数字化生存时代人的生存实践新常态。数字化生存为人的全面发展既创造了新的条件又布下了新的陷阱,人的全面发展既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数字化生存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教育在其中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数字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变革,从教育主体关系、教学组织形式到教育教学环境、教育政策创新等无一不体现出高度数字化发展的特点,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形态正方兴未艾。而数字化生存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提出了严峻挑战。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致力于应对数字信息技术给大学生成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经历了被动适应、主动应战、自觉深入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在强化高校立德树人使命担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整体上不适应、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教育方法,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中不断创新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在方法系统的建构、具体方法的丰富、方法实施系统的协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问题。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样态与生存挑战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进而从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整体视角来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系统。当代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主要体现在对网络信息的热衷、网络工具的依赖、网络生活的融合和虚拟实践的沉迷,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生存样态,面临着正确价值观树立更加困难、良好道德品质养成更加艰难、成长主体意识提升更加不易、阅读学习能力退化、综合健康素质下降、生存实践能力弱化等严峻挑战。大学生对于自身数字化生存产生的相关问题有着较为理性的认知,面对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挑战,他们对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强烈的期待。数字化生存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加坚定鲜明的指导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的原则方法和更加丰富有效的具体方法,进而构建起基本的教育方法系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数字化生存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方法,确立起充分体现指导方法要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实事求是、方向性、多主体性、以人为本、综合渗透、虚实融合等一系列原则方法,广泛创新运用体现数字化生存时代特征,紧贴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求的大数据育人、文化场育人、舆论场育人、互联网思维育人、虚实一体化育人、全主体育人、全领域育人、综合实践育人等具体方法。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部分图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图 1-1 数字化生存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基本线路图ure1-1 Basic Diagram for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Students in Digital Being Age2 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人展最根本的研究方法。人类在不断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改造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与,每一次实践能力的整体飞跃都会形成不同的生存发展形态,同时也呈现出崭机遇与实践矛盾。数字化生存形态的出现是人类自身发展实践的历史产物,蕴丰富复杂的辩证法,只有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贯彻在研究的全过程才能可靠的认识,从而为系统分析数字化生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打下科学、方法论基础。文献法:人类生存形态的发展变化及与之相应的教育发展变革是一个十分漫长古今中外的研究者对此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广泛收集、整理、比较、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形态变迁的认识,特别是对数字化

雷达图,行为数据,雷达图,网络文化


博士学位论文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在全社会各种网络平台、空间、社区、应用争”的时代,高校如何才能建好网络文化育人平台、空间和网络文化育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大学生,主阵地,学生,朋友


76图 4-2 大学生自媒体使用Figure4-2 College Students Self-media UtilizationQ、微信是目前大学生网络自媒体主阵地-2 显示,有 98%的大学生建立了自己的 QQ 空间, 60%的大学生经常有 13%的大学生基本不用 QQ,同样,作为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到了 96%;有 47%的学生经常用微信和朋友聊天交流,28%的学生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四维;李学静;温健林;;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机制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9期

2 邓猛;;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5年23期

3 姜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4 杨直凡;胡树祥;;二十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J];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5 张琴;;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12期

6 许珍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改进措施[J];教育探索;2014年11期

7 高国希;;社会思潮挑战与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年05期

8 戴剑平;李秀芳;;青年族群网络依赖状态写真——粤港两地在校本科生网络化生存状况调查[J];新闻界;2014年18期

9 张海川;;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9期

10 吴媛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2856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56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d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