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11: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要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是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工程,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础工程。它的研究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新视野。这正是本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论文第一章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以传播的主客观原因。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国内学术界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有鉴于此,本文在这个问题上着墨较多,其目的是要证明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 论文第二章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文章分四个阶段展开了阐述,即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入;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论文第三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和传播的特点。传播的主要内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展开论述;传播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即马克思的介绍者和宣传者成分和背景复杂多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力军是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较快。 论文第四章是在前三章论证的基础上,从现实出发,以新的见解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对今天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启示。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当代中国,只有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总之,本文以全景式、立体式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整体情况。这一研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夯实基础的作用。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D231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客观原因
(一)“西学东渐”大潮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世界情怀对中国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观原因
(一)中国人民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
(二)中国人民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向往
(三)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
一、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一)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二)作为一种学说的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
二、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一)李大钊等人在北方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李达、李汉俊等人在南方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某些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三次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二)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出现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一)马克思的介绍者、宣传者成分和背景复杂多样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力军是知识分子
(三)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较快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革命有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了思想基础
(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现实启示
(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要有一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队伍
(三)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0833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D231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客观原因
(一)“西学东渐”大潮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世界情怀对中国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观原因
(一)中国人民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
(二)中国人民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向往
(三)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
一、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一)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二)作为一种学说的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路径
二、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一)李大钊等人在北方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李达、李汉俊等人在南方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三)某些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三次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二)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出现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一)马克思的介绍者、宣传者成分和背景复杂多样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力军是知识分子
(三)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较快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革命有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了思想基础
(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现实启示
(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要有一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队伍
(三)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印;;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高放 ,韦庆远 ,刘文源;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探索[J];东岳论丛;1980年02期
3 司亚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李双璧;“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5 陈留根;;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特点[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古堡;沈骏;;辛亥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5期
7 胡邦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特点[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8 林代昭;;我国在1899年到1919年间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J];教学与研究;1983年02期
9 陈汉楚;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存在的问题[J];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10 李坚,章军;日本还是俄国──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渠道[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2860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6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