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逻辑进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5: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主题,使“法治中国”从理论构建的愿景,进入到具体实践的方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作为中国法治建设实践中的构成性存在和党领导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存在共同构成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但是,党领导法治国家建设的命题遭遇到前提性的质疑:党必须为自身领导的正当性进行辩护。党是法治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党的实践活动与运作方式,与法治的规则和运行原则还存在着张力,并没有达到圆融自洽的境地,因此,在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之中,党的领导和法治之间是否当然就是自洽的,是否可以努力达致融贯,如何达致融贯?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澄清的问题。当前,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逻辑命题研究还没有深入展开,因此,笔者以《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逻辑进路》为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贡献些许智识。本文定题为《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逻辑进路》,实际上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党的领导”,第二个是“法治中国”,其目的是力图揭示党的领导与法治中国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进路。从逻辑上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党依据什么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第二个问题是党为什么能够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第三个问题是党怎样领导法治中国建设。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性分析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宏大叙事进行研究。本文的结构主体部分一共包含七章,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确立了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回答了本文的立论依据问题,也就是党依据什么来领导法治中国建设,主要从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概念诠释、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的中心议题和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的内质契合三个方面展示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树立了理论自信,证实了“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这一中国式命题提出的重大理论意义。在概念诠释上,通过科学界定“党的领导”和“法治中国”的含义,揭示了“党的领导”与“法治中国”之间的概念渊源和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命题形成的逻辑关联;在中心议题上,集中提炼出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的五个议题,即党的领导与法治的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命题,法治与人民民主的协调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基,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紧要所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需要从长远来解决,依法治国与新发展理念是世界观的更新,这五个议题奠定了本文讨论的理论视域;在内质契合上,从认识论角度阐明了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内在统一性,从实践论角度指明了防止和纠正党的领导与法治的不一致,增强了本文立论的逻辑力量。第二章确立了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基础,回答了本文立论的现实缘由。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起点从国体政体与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和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大局等四个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客观因素论证了为什么中国法治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方策主要体现在“法制”-“法治”-“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的方略变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前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的基本原则、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规范依据、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管理型政党-法治型政党”转型的政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升级的社会建设、推进两个“三位一体”的法治建设等八个方面,有力的论证了党完全有能力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第三章指明了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契入路径,回答了本文立论的方法论问题。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是一个寻路的过程,需要找到突破口。可以从五个路径契入:一是要坚持党管政法。党管政法的传统不能丢,党委领导下的政法系统是中国法治建设所倚仗的重要力量;二是党领导基层治理。党在基层的领导力量比较薄弱,基层的法治基础也比较薄弱,党领导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强基固本的事业;三是党领导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之中必须体现党的领导力量,党可以在保证严格执法、监督依法行政和领导政府决策上有所作为;四是政党关系的法治化。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的常态化最终要靠法治化来保证;五是党与社团关系的法治化。社团是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连接纽带,党与社团关系的法治化有利于政府-社会格局的均衡化。第四章至第七章回答了党怎样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问题,即党通过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具体方式去丰富和发展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党领导立法,在理论基础上应建立不同于西方政党与立法关系的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与立法的关系模式,这个“中国特色”体现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总揽全局的基本原则、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和法治改革的必然途径。在运行机制上应遵循党依法进入国家权力机关并通过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实践途径。党保证执法,首先要确立党的领导是行政法治的重要原则,其次要理顺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逻辑关系。党支持司法,在理论基础上,应建立不同于西方政党与司法关系的中国特色司法政治模式。在运行机制上,党应从通过国家权力机关表达对国家司法事务的意见、依法向司法机关推荐重要人选、依法定程序监督司法机关及其司法活动等方式切入,从而保证党对司法机关和司法权的领导。党带头守法,通过客观认识全民守法的现实困境来奠定党带头守法的法理基础,从作为整体的执政党依法执政和管党治党以及作为关键守法主体的领导干部带头守法来完善党带头守法的运行机制。总之,在每一个依法执政的具体环节和落实方式上都从理论上进行构建,从机制上进行保证,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证支撑,既有宏观立意又有微观充实,让观点和逻辑不至于缺乏辩证而流于空泛。法治中国的蓝图已经铸就,法治中国的力量正在释放,描绘这个蓝图的是中国共产党,保证这个正能量源源不断释放的是中国共产党,简单化约为一个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法治中国。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虽然不完美,但是很伟大。其伟大在于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只有人民坚守法治信仰,党依法管党治党,政府依法行政,社会和谐治理,广泛凝聚法治共识,法治中国才是永不枯竭的进步力量!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D25;D920.0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概念诠释
        一、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国式命题的提出
        二、“党的领导”与“法治中国”的科学含义
    第二节 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心议题
        一、党的领导与法治
        二、法治与人民民主
        三、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五、依法治国与新发展理念
    第三节 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的本质契合
        一、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一致性
        二、防止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不一致
        三、纠正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不一致
第二章 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起点
        一、国体政体的宪法确认奠定了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政治地位
        二、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决定法治建设只能由党领导
        三、中国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决定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四、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大局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节 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方策
        一、方略变迁:法制-法治-依法治国-法治中国
        二、政治前提:坚持党领导依法治国
        三、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四、基本方式:依法执政
        五、规范依据: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
        六、党的建设:管理型政党——法治型政党
        七、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八、法治建设:两个“三位一体”建设
第三章 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契入路径
    第一节 坚持党管政法传统
        一、政法体制中的政法委员会
        二、加强党委政法委的领导
    第二节 执政党领导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组织性
        二、激发基层社会组织活力
        三、培育基层法治文化
    第三节 党领导依法行政
        一、党保证严格执法
        二、党监督依法行政
        三、党领导政府决策
    第四节 政党关系的法治化
        一、领导与接受领导关系的法治化
        二、执政与参政关系的法治化
        三、合作协商与互相监督关系的法治化
    第五节 党与社团关系的法治化
        一、党领导社会团体的法治机制
        二、党支持社团工作的法治机制
第四章 党领导立法
    第一节 执政党与立法关系的域外借鉴
        一、西方政党与立法的关系模式
        二、海外学者看中国共产党与立法关系
    第二节 执政党与立法关系的中国特色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立法的政治优势
        二、总揽全局是党领导立法的基本原则
        三、公平正义是党领导立法的价值准则
        四、党领导立法是破解改革难题的必然途径
    第三节 党领导立法的运行机制
        一、党依法进入国家权力机关
        二、党通过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第五章 党保证执法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行政法治的重要原则
        一、党的领导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二、执政为民与政府治理的一致性
    第二节 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逻辑关联
        一、党依法执政为政府依法行政奠定基础
        二、政府依法行政是党依法执政的核心内容
第六章 党支持司法
    第一节 党与司法关系理论的域外借鉴
        一、西方政党与司法的关系模式
        二、海外学者看中国共产党与司法关系
    第二节 党与司法关系理论的中国特色
        一、司法的泛政治化与司法的政治性
        二、司法的公正性
    第三节 党支持司法的运行机制
        一、党领导司法的切入方式
        二、司法机关党组的核心作用
第七章 党带头守法
    第一节 党带头守法的法理基础
        一、全民守法的理论阐释
        二、全民守法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党带头守法的运行机制
        一、党依法执政和管党治党的实施机制
        二、关键守法主体带头守法的实施机制
结语: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愿景
    一、国家治理维度: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新成就
    二、政党治理维度: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新贡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2869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69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