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动机、影响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0-11-05 14:13
   对外援助对于中国外交的重要意义无需质疑,但这只是总体评价,具体到单个国家,中国的援助对于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如何改进援助以更大程度地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利益仍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出发,分析援助在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意义并提出改善援助效果的建议。20世纪60年代中国慷慨的援阿举措首先是基于意识形态考虑,共同的意识形态加上有求必应的援助,才影响了阿国对中国和中国援助的积极评价,并推动两国建立特殊关系。70年代,意识形态也是中阿关系恶化的决定性因素。阿国对中国的不满首先和主要是对中国的意识形态转向的不满,由此造成中阿关系出现裂痕。政治关系的裂痕和中国限于国力而缩减援助,再加上此前过于慷慨的援助对阿国心理的影响,共同造成中阿关系的破裂。而中国减少对阿援助,也不仅仅因为国力限制,至少同等重要的因素还是意识形态导致的政治关系恶化。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是比援助更大的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80年代之后,在新的对外方针指导下中阿关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阿尔巴尼亚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时候中国提供了有限的能力范围之内的援助;在阿尔巴尼亚发生国内政治剧变,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时候,面对阿国释放出的政治善意,中国积极回应,以“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阿尔巴尼亚友好合作并提供援助。进入21世纪,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基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在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更加注重智力和技术支持,帮助阿尔巴尼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在援建大型项目的同时兼顾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中小型项目,此时中国的政策倾向与阿国提高自身竞争力以进入欧盟的目标相契合,于是两国关系进入稳步发展期。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决定中阿关系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中国的援助,而是中阿两国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援助只是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中阿特殊关系的建立是基于共同的意识形态,随后关系破裂的原因在于中国意识形态转变后中阿两国对国家利益排序的差异,后来中阿又恢复正常国家关系并稳步发展也是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考量。中国的援助在这个过程的转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不能过高评价援助对中阿关系的意义。它仅是中国开展外交的工具之一,阿尔巴尼亚确实有过对中国援助的回报行为,但那不是援助单独作用的结果。当两国关系向好时,援助有助于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当两国关系下行时,且不说中国未必会提供援助,即便是有,也很难扭转颓势。想要通过援助改变两国关系发展走势是不现实的,对中阿关系的变化和改善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两国的共同利益,国家利益是比援助更重要的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822.354.1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文献研究与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对阿援助的增长期(1954-1971年)
    第一节 压倒一切的意识形态动机
        (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革命外交理念
        (二)中苏关系恶化与中国的外交孤立
        (三)阿苏关系恶化与阿对华的意识形态支持
    第二节 中国对阿有求必应式的援助
    第三节 援助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同盟的巩固
        (二)阿国助推中国重返联合国
        (三)阿国对中国的依赖心理
第二章 中国对阿援助的停滞期(1972-1984年)
    第一节 中国对阿援助的减少与终止
    第二节 援助停滞的原因
        (一)中国外交与内政的调整
        (二)中阿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三)中国援外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影响:两国关系彻底破裂
第三章 中国对阿援助的恢复与发展期(1985年以来)
    第一节 援助背景与动机
        (一)为改革开放服务的新理念
        (二)援外政策的进一步改革
        (三)大国责任观
    第二节 援助的过程与特点
        (一)援助过程
        (二)援助特点
    第三节 影响:助推两国关系正常化
        (一)推动两国政治关系的恢复与发展
        (二)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第四章 影响援助效果的因素
    第一节 援助理念:意识形态导向还是国家利益导向?
        (一)意识形态动机导向不稳定的中阿关系
        (二)国家利益动机导向长远的中阿关系
    第二节 援助时机:危机救助还是有求必应?
        (一)有求必应助长依赖心理
        (二)危机救助培育感恩心理
    第三节 援助方式:不计国力还是量力而行?
        (一)不计国力的援助伤害两国政治关系
        (二)互利合作的援助促进双方经济发展
结论:援助对中阿关系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历任大使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叶;;中阿商贸论坛在世博会期间隆重举行[J];上海环境科学;2010年05期

2 ;中阿合作论坛第七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五届投资研讨会、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工商峰会银川宣言[J];中国对外贸易;2017年09期

3 郭艳;;中阿经贸焕发蓬勃生机 共享丝路创新发展[J];中国对外贸易;2017年09期

4 刘中民;舒梦;;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中阿关系[J];西亚非洲;2014年03期

5 ;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2015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J];宁夏画报(时政版);2015年04期

6 徐培程;;茶思录[J];好家长;2016年44期

7 徐骞;;品质为王传承行业典范 变革致胜续写中阿辉煌——2017年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营销峰会侧记[J];中国农资;2017年06期

8 姚月;;中阿之轴[J];朔方;2017年03期

9 徐贺;;宁夏:网上丝绸之路造福中阿人民[J];网络传播;2017年04期

10 兰菁;;“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阿文化交流语言教育策略探究——以宁夏地区为例[J];考试周刊;2017年2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凡行;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动机、影响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焦颖莹;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中阿禁忌的跨文化认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3 王婧;“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阿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4 张薇;中阿合作论坛:机遇与挑战[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高祖霖;中阿经贸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海滢;元代海上贸易影响下的中阿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7 韩帅;宁夏参与中阿经贸合作的前景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张盛楠;论中阿关系演变中的意识形态因素(1961-1979)[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9 杨泽林;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卢拉(Rols Mohammad);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进出口贸易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1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71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